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学/历史/军事/艺术 / 古代文学资料
论语子罕第九(9.3)详解及心得体会.docx

论语子罕第九(9.3)详解及心得体会第一篇:论语子罕第九(9.3)详解及心得体会论语子罕第九(9.3)详解及心得体会【原文】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注释】(1)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麻冕,古代用缁布做成的礼帽(百度百科)。(2)纯:丝绸,黑色的丝。(3)俭:俭省,麻冕费工,用丝则俭省。(4)拜下:大臣面见君主前,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5)泰:这里指骄纵、傲慢。图1、中国古代帽子发展史【译文】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古代礼的规

是你****深呀
26页
2025-08-28
论语吾十有五而至于学教案(5篇范文).docx

论语吾十有五而至于学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论语吾十有五而至于学教案《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教案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尽人事、听天命】教学目标:1、理解古文意思,积累文言字词。2、赏析这则古文的真正意境。教学重难点:字词、翻译、赏析。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导语(略)2、复习《论语》十六则二、讲述古文意思;1、字音讲述。2、板书古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出处:《论语为政篇二》】3、讲述加横线的词语;志於学:立志学习立:能立于世

阳炎****找我
48页
2025-08-28
论语十册学案.docx

论语十册学案第一篇:论语十册学案十《论语》十则导学案设计:李新【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其人和《论语》一书,熟练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每则的思想内容。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习重点】朗读、理解、积累【学习难点】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

一只****iu
34页
2025-08-28
论语十二章说课稿.docx

论语十二章说课稿第一篇:论语十二章说课稿《论语》十二章说课稿教材分析:《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大多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是古代儿童有蒙学读物。文章篇幅短小,内容浅显,适合当代儿童学习。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分明,适合于口传相授。所选的章节都是孔子思想的精华部分,意义深远,发人深省。这十则精选语录主要是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具有普通的教育意义。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缺乏古文功底,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所以,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学古文的兴趣,并要求他们能通过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森林****来了
42页
2025-08-28
论语十二章教案[最终版].docx

论语十二章教案[最终版]第一篇:论语十二章教案[最终版]《十二章》教案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2.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3.了解《论语》的相关知识以及孔子的教育思想。二、重点、难点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2.掌握

俊凤****bb
61页
2025-08-28
论语十二章教案(推荐五篇).docx

论语十二章教案(推荐五篇)第一篇:论语十二章教案《论语》十二章教案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陆琳琳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

努力****南绿
62页
2025-08-28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docx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第一篇:论语十二章导学案第11课《论语》十二则【文海拾贝】:1、半部《论语》治天下,万世师表耀古今。2、《论语》中并非深不可测的大道理,全是为人处世的真本事,是至圣先师的谆谆教诲,是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_________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获奖感言4、“四海之内皆兄弟”。______联合国总部大堂的标语3、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重点)2、了解孔子及其《论语》。3、弄懂十二则语录的基本意

靖烟****魔王
37页
2025-08-28
论语十二章优质课教案.docx

论语十二章优质课教案第一篇:论语十二章优质课教案论语十二章优质课教案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2.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3.了解《论语》的相关知识以及孔子的教育思想。二、重点、难点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2.掌握古

王秋****哥哥
61页
2025-08-28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精编.docx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第一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

小云****66
42页
2025-08-28
西游记人物形象.docx

西游记人物形象第一篇:西游记人物形象孙悟空首先是他敢于斗争、藐视一切封建权威的叛逆精神。孙悟空本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只石猴子,他出世后,就在仙山福地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府所拘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龙宫,他“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在冥府,他使十殿阎王躬身作揖。他敢自称齐天大圣,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大闹天宫,把那些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皇大帝吓得惊惶失措。平日里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水界、冥府、天庭的最高权威,在他面前一个个威风扫地。此外,他

书生****萌哒
43页
2025-08-28
论语十二则教案(共五篇).docx

论语十二则教案(共五篇)第一篇:论语十二则教案论语十二则教案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那么论语十二则教案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论语十二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2.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3.了解《论语》的相关知识以及孔子的教育思想。二、重点、难点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2.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词语如“而”、“之”等3.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

Th****84
18页
2025-08-28
论语六十句(5篇可选).docx

论语六十句(5篇可选)第一篇:论语六十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猫巷****忠娟
23页
2025-08-28
论语今读读后感.docx

论语今读读后感第一篇:论语今读读后感《论语今读》读后感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周旭峰暑假期间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联系自己的教学育人工作,有所触动。《论语》的真谛是要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心灵上需要的快乐。全书主要讲述了孔子的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立身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孔子的言论、配以李泽厚先生的解读,书中每一个片段都使我们在处事做人上有所启迪。孔子一直十分重视学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表明着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默默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Th****s3
22页
2025-08-28
论语交友心得.docx

论语交友心得第一篇:论语交友心得学习于丹论语心得郭清云学习了《于丹论语心得》之交友之道后,我有一点点收获与感悟。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你的整个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可以看到他内心的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

是湛****21
17页
2025-08-28
论语中的成语.docx

论语中的成语第一篇:论语中的成语论语中的成语国光中学潘志敏字斟句酌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众星环极比喻众物围绕一物或众人拥戴一人。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直道而行比喻办事公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知过能改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造次颠沛流离失所,生活困

新月****姐a
54页
2025-08-28
论语50句经典.docx

论语50句经典第一篇:论语50句经典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

是你****优呀
26页
2025-08-28
西游记、骆驼祥子名著知识.docx

西游记、骆驼祥子名著知识第一篇:西游记、骆驼祥子名著知识《西游记》相关知识1.内容摘要:写作时代为明朝中期,当时社会经济虽繁荣,但政治日渐败坏,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对此不合理的现象,透过故事提出批评.共一百回,六十余万言.分回标目,每一回目以整齐对偶展现.故事叙述唐三奘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经过八十一次磨难,到西天取经的过程.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全书故事的主体,悟空等降伏妖魔,安达西天取回真经

文阁****23
42页
2025-08-28
西游记 知识题.docx

西游记知识题第一篇:西游记知识题4、孙悟空怎么判断在洞中学习了几年()5、猴王会了七兄弟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以及()和()。6、一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无鹳,腿又不红,这是()变的;一条鱼,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墨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这是()变的。7、唐僧收徒的顺序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是由()向();观音收伏他们的顺序是()、()、(),是由()向()。8、菩萨在路上又收了一条(),这()是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后成了唐僧取经的脚力

Jo****63
43页
2025-08-28
西游记读书笔记.docx

西游记读书笔记第一篇:西游记读书笔记西游记读后感11中澳(1)班周星愉利用这个短暂的寒假,我打工丰富了寒假生活,我读书充实了假期灵魂。在这个短暂的寒假,我又一次重温了经典名著——《西游记》,并为此又一次撰写读后感。并不是没有阅读其它的书籍,并不是没有写其它书的读后感的想法,只是在提笔之时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猴哥,想起了八戒,想起了师父„„《西游记》是唯一一本能让我烂熟于心的名著,当然并不是全靠文字的阅读,多半要归功于六小龄童的电视版《西游记》,得益于他的精湛演技,我对于《西游记》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的感受也更加

新槐****公主
31页
2025-08-28
西游记知识问答.docx

西游记知识问答第一篇:西游记知识问答一.填空.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神怪小说,是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_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3.全书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

小寄****淑k
27页
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