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全国-2011_九年级化学 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rar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5.1千字
约3页
0
4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案-全国-2011_九年级化学 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rar

九年级化学 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用心爱心专心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①了解酸的通性及原理,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②通过对酸和碱性物质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③体会化学与人类有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同时提高实验过程中的“规则意识”。学习过程:【课前复习】1、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为实验室常见酸碱指示剂(指示剂)它们与酸碱溶液起反应而显示不同颜色。变色规律:紫色石蕊试液遇酸遇碱,无色酚酞试液遇酸遇碱。2、盐酸是气体的水溶液,纯净的浓盐酸是色、气味的体,具有________性,有腐蚀性;纯净的浓硫酸是色、体,味,具有________性,有腐蚀性。3、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分数;是由于其具有。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分数;是由于其具有。【讲解】一.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物理性质)浓硫酸能够吸收气体中含有的水分,因此在实验室中,浓硫酸常用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例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甲烷等气体。但是氨气由于能和硫酸反应,因此不能使用浓硫酸干燥。2、腐蚀性(化学性质)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棉布、皮肤(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这种作用叫做脱水作用。注意: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3、强氧化性(化学性质)二.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进行稀释一定会用到的一组仪器是;浓硫酸稀释的操作要点:。注意:硫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相混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容器的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将水倒进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不易散失,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重点和难点酸的化学性质。实验准备学生分组:每张实验桌上摆放试管若干、滴管、稀盐酸、稀硫酸、稀醋酸、稀硝酸、NaCl溶液、Na2SO4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洁净紫甘蓝叶片、剪刀、镁、锌、铁、铜、生锈严重的铁钉、粗铜丝、试管夹、酒精灯。教材延伸①活动探究(1)表格中应加一些生活可作指示剂的物质做对比实验,这样感性认识会更丰富,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结合更紧密。在(1)的表格下面对应两种指示剂加“规律性认识”,有利于小结、系统认识知识。②在除锈这一块应补充一点,“用物理方法也可以除锈”,这样使学生认识在不同的场合或要求下可使用不同的除锈方法。教学设计环节一:慧眼识酸教师: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请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后给它们贴上标签,注意实验安全。学生:(探究活动1)①滴加石蕊溶液;②将紫甘蓝剪成细丝浸泡;③放入洁净小铁钉观察实验现象。教师:我们按“安全、科学、简便、明显”的原则,来评价同学们的方案。方案①最优,方案③次之,方案②第三。学生:(对教师提问)能否用酚酞溶液来区别?教师:(将矛盾交给其他同学)哪些同学能解答这一问题?学生:不能!酚酞溶液遇酸和中性的NaCl溶液都不变色。教师:我今天还准备了其他一些新鲜蔬菜、鲜花等含指示剂的材料,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各种实验,进一步探究“认识酸的方法”。学生:(探究活动2:设计近二十种实验,并在教材表中补充表格内容填写实验报告)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稀盐酸中的颜色花汁在稀硫酸中的颜色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粉红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大红花粉红色橙色橙色教师:同学们的创造力都很强,如果我们要检验某种物质是否是酸,手头又没有石蕊溶液的情况下,就可以用上述方法。教师:结合探究活动1和探究活动2的体会,思考稀盐酸中的什么成分使石蕊溶液变红?学生:石蕊溶液本身含有水,因此不是水的作用;NaCl溶液中有Cl-,而NaCl溶液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那么也不是Cl-的作用;应该是酸中的H+使石蕊溶液变红。教师:(教师从知识的角度及时提升方法)同学们分析正确,而且我们做出这些结论时用到的就是推理方法。请同学们再用我们已经探索出来的方法去认识我们所知道的其他酸是否也具有这些性质。学生:(学生探究活动3)用稀醋酸、稀硝酸做正面证明;用Na2SO4溶液等非酸溶液做反面证明。点评:教师通过三个探究活动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认识知识到认识方法,由书本知识拓展到课外知识,三个活动层次逐渐深化,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张扬,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兴奋状态,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环节二:猜它是谁教师:(设置游戏场景,有四个金属王国的“潜水运动员”要比赛潜水时间)学生分别装稀盐酸、稀硫酸设置“游泳池”。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情、声音等表现比赛的过程,同组学生在纸上写出“运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学案-全国-2011_九年级化学 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文档大小:4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