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京市朝阳区日坛中学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评专题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2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2、永州市在五一期间举办了“阳明山杜鹃花旅游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观光赏花.在文化节开幕式当天,从早晨8:00开始每小时进入阳明山景区的游客人数约为1000人,同时每小时走出景区的游客人数约为600人.已知阳明山景区游客的饱和人数为2000人,则据此可知开幕式当天该景区游客人数饱和的时间约为() A.10:00 B.12:00 C.13:00 D.16:00 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不大于0的数一定是负数 B.海拔高度是0米表示没有高度 C.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 4、如果水库水位上升2m记作+2m,那么水库水位下降2m记作() A.-2 B.-4 C.-2m D.-4m 5、借助一副三角尺,你能画出下面哪个度数的角() A.65° B.75° C.85° D.95° 6、已知∠A=65°,则∠A的补角等于() A.1250 B.1050 C.1150 D.950 7、若(m+2)x2m-3=5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为() A.2 B.-2 C. D.4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线上两点及这两点之间的部分是线段 B.线段上一点及这一点一旁的部分是射线 C.射线是直线的一半 D.两条线段相加是指把两条线段叠合在一起 9、-(-3)的绝对值是() A.-3 B. C.- D.3 10、在﹣4,0,2.5,|﹣3|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A.﹣4 B.0 C.2.5 D.|﹣3| 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 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数轴上点A表示数﹣1,点B表示数2,该数轴上的点C满足条件CA=2CB,则点C表示的数为_____. 2、如图,与相交于点O,是的平分线,且恰好平分,则_______度. 3、若,则的值是______. 4、数字0.064精确到了_____位. 5、计算:____. 6、当________时,整式与互为相反数; 7、如果一个数与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__. 8、当x=_____时,整式与x﹣5的值互为相反数. 9、若,则的值为________. 10、若|a﹣1|与|b﹣2|互为相反数,则a+b的值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解下列方程: (1); (2). 2、计算:. 3、如图,已知两地相距6千米,甲骑自行车从地出发前往地,同时乙从地出发步行前往地. (1)已知甲的速度为16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4千米/小时,求两人出发几小时后甲追上乙; (2)甲追上乙后,两人都提高了速度,但甲比乙每小时仍然多行12千米,甲到达地后立即返回,两人在两地的中点处相遇,此时离甲追上乙又经过了2小时.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 例如:从“形”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数轴上表示3和1的两点之间的 距离;可以理解为数轴上表示3与﹣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从“数”的角度看:数轴上表示4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用代数式表示为:4-(-3). 根据以上阅读材料探索下列问题: (1)数轴上表示3和9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直接写出最终结果) (2)①若数轴上表示的数x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则x的值为; ②若x为数轴上某动点表示的数,则式子的最小值为. 5、阅读材料:数学活动课上,小智同学提出一个猜想;把一个三位正整数的百位上的与个位上的数交换位置,十位上的数不变,原数与所得数的差等于99乘原数的百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差.例如:782﹣287=99×(7﹣2). (1)小智的猜想是否正确?若正确,对任意情况进行说明;若不正确,说明理由. (2)已知一个五位正整数的万位上的数为m,个位上的数为n,把万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交换位置,其余数位上的数不变,原数与所得数的差等于.(用含m,n的式子表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解析】 【分析】 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计算,逐个判断即可

英瑞****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