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_8.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6
约3.4万字
约104页
0
8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_8.docx

20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_8.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化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打算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等环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状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2、理解和驾驭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3、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实力。教学重点1、理解五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讽谏美(我)私朝。2、驾驭二个通假字有孰。3、归纳实词和虚词的义项。实词:修朝。虚词:孰。4、熟识三个古今异义的词语:明日。5、说明四个文句,留意其句式特点。A、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B、忌不自信。C、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教学难点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相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教学设想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利用课件组织教学。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感知新课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谏朝服期年窥镜昳丽间进孰视之。2、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言进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但有更多的谏难、纳谏更难的事例,请你举出这样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各一个。(学生在检测本上完成之后,同桌交换,老师一边指明同学来回答,一边指导同学来批阅。)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由讲检测题导入新课。导语如:有个同学刚才提到了魏征,很好。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唐朝名臣魏征指责他的一篇奏章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比照。他总结自己“照镜子”的体会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魏征正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他敢触龙颜,一语道破地指出皇帝的过失;唐太宗纳谏如流,刚好改正自己地错误。圣君、贤臣,使唐王朝的政治稳定,国泰民安。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留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特别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日,我们就观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三、自学自悟,彰显特性1、解题(1)“讽”是什么意思?(2)“谏”是什么意思?(3)题目是一个什么句式?(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奇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白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4)题目涉及的两个人物,谁能介绍一下?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籍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许,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真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今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2、介绍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战国策》原名《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至于这部书的作者,已不行考。《战国策》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共245年的历史。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兼并斗争比春秋时代更为频繁激烈,各诸侯王纷纷招揽谋臣策士为自己出谋划策,于是作为“士”的这一阶层人物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活跃起来,有的主见连横,有的主见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肯定的政治主见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困难的斗争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_8

文档大小:8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