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雍《读陶渊明归去来》阅读答案及解析读陶渊明归去来[宋]邵雍归去来兮任我真,事虽成往意能新。何尝不过如斯世,其那①难逢似此人。近暮特嗟时翳翳,向荣还喜木欣欣。可怜六百余年外,复有闲人继后尘。[注]①其那,即“其奈”,怎奈。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赞扬了陶渊明坚守本真的精神,表达诗人对其人生选择的高度认同。B.颔联将“如斯世”与“似此人”对比,以强调污浊世风中陶渊明的独特品格。C.颈联化用陶渊明辞句,既表现其归隐之乐,又暗含诗人读辞后的人生感受。D.尾联“闲人”实为诗人自况




茅盾《谈月亮》阅读答案谈月亮茅盾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跟月亮的感情很不好。我也在月亮底下走过,我只觉得那月亮的冷森森的白光,反而把凹凸不平的地面幻化为一片模糊虚伪的光滑,引人去上当;我只觉得那月亮的好像温情似的淡光,反而把黑暗潜藏着的一切丑相幻化为神秘的美,叫人忘记了提防。月亮是一个大骗子,我这样想。我也曾对着弯弯的新月仔细看望。我从没觉得这残缺的一钩儿有什么美;我也照着“诗人”们的说法,把这弯弯的月牙儿比作美人的眉毛,可是愈比愈不像,我倒看出来,①这一钩的冷光正好像是一把磨的锋快的杀人的钢刀。我又常常望着一




冰心《小橘灯》阅读答案及解析小橘灯①冰心①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②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③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儿,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




重视解码能力,实现审美阅读--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Ⅱ主观题评析近几年的语文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Ⅱ给出的材料都是文学性文本,2022年是冯至的《江上》,2023年是陈村的《给儿子》,2024年是徐则臣的《放牛记》。虽然文体略有不同,但从命题角度看具有很强的共性特征,特别是两道主观题。本文尝试依据“三层级文本解读理论”进行具体分析,为学生复习备考提供帮助。理论概说“三层级文本解读理论”由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黄伟教授提出。他在《三层级文本解读理论的主要内涵》一文中将文本解读分为三个层级——释义层、解码层、评




《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阅读训练《孙权劝学》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及鲁肃过寻阳()(4)即更刮目相




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判断50题(附答案)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判断50题(教师版)1、根据对偶的要求,下面四句诗的下句,依次应为()①映阶碧草自春色②人间几回伤往事③波上马嘶看棹去④疏检影落空坛静A、细草香生小洞幽B、柳边人歇待船归C、隔叶黄鹂空好音D、山形依旧枕寒流A、cdbaB、abcdC、cabdD、bacd1.答案:A解析:对偶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意义相关。①“映阶碧草自春色”与“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阶”对“隔叶”,“碧草”对“黄鹂”,“自春色”对“空好音”,对仗工整;②“人间几回




八下历史必会的10个重难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说意义是怎样的?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里程碑。古代,中国长时间处于世界先进文明的前列,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政治上,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思想上,有诸子百家;科技上,有四大发明;文化上,有唐诗宋词元曲国画书法;外交上,有丝绸之路;教育上,有科举制;工程上,有长城故宫大运河都江堰······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同时中国人民也进行着争取国家独立、人民




《兰亭集序》知识点填空题《兰亭集序》知识点检测填空题一、重点实词1、群贤毕至()2、茂林修竹()3、况修短随化()4、少长咸集()5、足以极视听之娱()6、俯仰之间,已为陈迹()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8、不能喻之于怀()9、所以兴怀,其致一也()10、信可乐也()1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2、列坐其次()13、快然自足()14、向之所欣()15、感慨系之矣()16、终期于尽()17、夫人之相与()二、重点虚词1、曾不知老之将至()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3、若合一契()4、或取诸怀抱()5、引以为




王力《骑马》《说话》阅读答案文本一:骑马王力西洋的汉学家认为中原人本来是不会骑马的,骑马的艺术乃从蒙古族学得。确实,咱们在诗经里所看见的“四牡有骄”“两骖如舞”一类的字句都只描写的是拉车的马,而不是人骑的马。但是,只要咱们有跟人学样的本领就好。像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原武士那样神勇,学骑马是绰有余裕的。依《左传》里说,当时中原的武士可以在马跑的时候跳上敌人的车辆去刺杀敌人。拿这种本领去学骑马,不是易如反掌吗?古代的英雄都钟爱他们所骑的马。楚霸王的乌骓和虞姬并重,或者可说比虞姬更为重要,因为等到“骓不逝”的时候,




廖华歌《等待一场雪》阅读答案等待一场雪廖华歌一冬天没落一场雪。太阳像是迷了路,误闯进这个本该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天空总是澄澈蔚蓝得不见一丝云,每每艳阳高照。这样的暖冬令人心生疑虑和渴盼。自己并非完全如农人那样为来年的收成忧思焦虑,亦非仅仅为了想满足一下雪里寻梅的诗情画意,而是确如民谣所说:好花不能连开仨月,好雨不能连下十天。面对暖冬,我也说不上哪儿出了问题。在北方,不下雪的冬天还叫冬天吗?“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①那场很久以前的盛大纷飞的雪,莫非在奔来的路上遭遇了意外,不得不又退回到白居易的诗行中吗?高




第广龙《大散关》阅读答案大散关第广龙就为“大散关”这三个字,我也要来。陆游的《书愤·其一》,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颔联。少年时代,好冲动,好逞强,体会着恢弘的境界,听见了铮铮的声响,不由热血沸腾,壮大了志向。如今再读,其中依然有男儿气,有豪气,有杀伐气,而对于何以诗题《书愤》,方有了一些体悟。国破山河在,倾情的歌咏,透露出的正是马蹄践踏之下虚空无望的挣扎和血泪,这愤,又何尝不是愤懑、悲凉,何尝不是无奈和不甘。不过,往昔的烟云散去;能留住的,却是诗人的心血笔墨。题中应有之意还在,还能感应到,只




肖复兴《等候那一束光》阅读答案等候那一束光肖复兴在一个越发物化的世界,在各种资讯焦虑和欲望膨胀,搅拌得心绪焦灼的现实面前,保持青春时拥有的一份梦想,和一份相对的神清思澈,如海顿和我的同学老顾一样,还能够看到那一束光,并为此愿意等候,是幸福的,令人羡慕的。老顾是我的中学同学,我们一起插队到北大荒,一起当老师回北京,生活和命运轨迹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他喜欢浪迹天涯,喜欢摄影,在北大荒时,他就想拥有一台照相机,背着它,就像猎人背着猎枪,像没有缰绳和笼头的野马一样到处游逛。攒钱买照相机,成了他那时的梦。如今,照相




邹德斌《古寨风韵》阅读答案古寨风韵邹德斌小青瓦、老木屋、三合院、石板路……刚走进金鸡水地界,首先迎接我的是一连串热情的鸡鸣声。“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坐落在贵州桐梓县高桥镇的金鸡水古寨,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当地文昌戏又被列入贵州省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真个是一路金鸡高唱,声名远播,吸引了山外的游客纷至沓来。我们从桐梓县城驱车到达金鸡水古寨时,晨曦刚刚露头,已见十多个远道而来的美术生散布在房前屋后、院落田陌,支起画架,专注写生。院坝里,游客们或在赏景品茶,或在展臂扩胸,享受着金鸡水古寨的古朴与幽静。炊烟




孙犁《村歌》阅读答案--孙犁《白洋淀编》村歌(节选)孙犁大官亭的野战医院里,新来了一批伤兵,里面有几个饶阳县今年春天参军的战士。战士们给家里写了信,母亲和妻子们都去看望了。张岗贫农组也买了一筐鸭梨,募了一篮鸡蛋,送去慰劳,李三同双眉是代表。在伤兵里,双眉看见了兴儿,挂着一只胳膊。兴儿和李三说是参加机枪班冲锋受了伤。双眉一句话也说不出,红着脸笑了。兴儿用那只好手轻轻拍着受伤的胳膊,好像是叫双眉看。双眉明白,这意思是说:你看我怎么样,我受伤了。第二天,区里送来一封信说:野战医院的伤兵同志们要求张岗剧团给他们演




燊渡《蜡纹》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阅读答案文本一:蜡纹燊渡①春雾攀着吊脚楼的飞檐往下淌时,祖父正立在青石阶上晾布。靛蓝的布匹在晨风里簌簌翻动,蜡染的冰纹便活了过来,细密的裂痕里游着银溪,恍若昨夜星辰坠在了人间。青禾端着竹篾笸萝转过天井,新采的蓼蓝叶上还沾着沱江的水汽。檐角的白颈鸦忽地惊起,祖父的银镯子碰在晾杆上,叮当声落进染坊的泥缸里,惊醒了沉睡的靛蓝魂魄。“晾布要等雾脚散到对岸的芦苇荡。”祖父的手指掠过布面上游走的裂纹,蜡染的冰纹在他指腹下舒展成凤凰尾羽。“你爹十五岁就能辨三十六种冰纹,苗家的蜡刀认得人




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背景东南亚:印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甘地思想的核心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2.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2.智利民族阵线联合政府4.墨西哥卡德纳斯民主改革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300个常见文言实词词义整理1、哀①伤心,哀叹②同情,怜悯③伤悼(为……哀叹)2、爱①喜欢,喜爱②爱惜,顾惜③吝惜④同情⑤爱戴6吝啬3、安①安定,安适②使……安③哪里④怎么⑤安慰4、按①用手压或摁②压抑,止住③巡行,巡视④追究,查究5、案①几案②通“按”审察,察看③古代一种短腿的托盘6、拔①超越,超过②攻下③提拔④拔出7、白①白色②清楚③下对上告诉④明白,昭雪8、败①破败②败坏③失败④打败⑤凋残,衰落9、拜①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②拜见③授予名位或官职④接受任命⑤拜上,呈上10、报①报告,告诉②回复,答复③报




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整部书章节内容概览《经典常谈》由朱自清创作,全书共13章,共计9.2万字。本文内容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版整理。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各篇章概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选择题《兰亭集序》练习题学生版每题4分,共60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癸丑(kuǐ)会稽(kuài)修禊(xì)巳日(sì)B.峻岭(lǐn)激湍(tuān)流觞(shānɡ)骋怀(chěnɡ)C.娱乐(yú)会晤(wù)形骸(hái)国殇(shānɡ)D.虚诞(xián)酣畅(hān)玄理(xián)清冽(liè)2.下列与例句中“之”字的用法不同的是()例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或取诸怀抱,悟




《红楼梦讲义》:一次性讲清楚《红楼梦》的故事框架《红楼梦》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读过董梅老师的《红楼梦讲义》,便会对此著作有一个时间上的框架。我们知道,《红楼梦》的原稿是第1回到80回,其中内容丰富、人物众多,但是,这么多篇幅的故事,时间的跨度只有15年。整个故事从第1回宝玉出生开始讲述,讲到第80回,宝玉只有十五岁。这与一般时间跨度很大的长篇小说不同。尽管《红楼梦》的15年很短,从贾宝玉、林黛玉等一众男女主人公的出生开始讲起。在他们童年到青春的成长过程中,也是百年贵族的贾家由盛而衰的家族史。故事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