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思原文及赏析(大全5篇)第一篇:春思原文及赏析春思原文及赏析原文: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译文燕地小草像碧丝般青绿,秦地的桑树已叶翠枝绿。当你怀念家园盼归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肠百结。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进罗帐激我愁思?注释燕草:指燕地的草。燕,河北省北部一带,此泛指北部边地,征夫所在之处。秦桑:秦地的桑树。秦,指陕西省一带,此指思妇所在之地。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君:指征夫。怀归:想家。妾:古代妇女自称。此处为思妇自指。罗帏:丝织的帘帐。




明清的主要文学流派(5篇材料)第一篇:明清的主要文学流派明清两代的主要文学流派及主张。明代文学明代文学的发展以弘治、正德年间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文坛相对寂寞,后期相对繁荣。严酷的文化专制导致明代诗文继续衰退,围绕拟古和反拟古,涌现出众多流派。明代通俗文学成绩斐然。戏曲方面,北方杂剧退潮,南戏成为主导。一代戏剧大师汤显祖将戏曲传奇推向高峰。小说方面,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拟话本”标志着短篇小说的繁荣,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问世,则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长篇叙事性文学




明清文学试题第一篇:明清文学试题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A.《赵氏孤儿》B.《张生煮海》C.《墙头马上》D.《柳毅传书》2.《陈州粜米》是()A.历史剧B.爱情剧C.公案剧D.家庭伦理剧3.元代“四大传奇”的共同创作倾向是()A.针砭时事,揭露现实的黑暗B.颂扬男女之情的浪漫美好C.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D.宣扬道德教化4.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A.理想高远,希冀隐逸B.风流倜傥,桀骜不驯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5.




明诗评选与王夫之结构诗评第一篇:明诗评选与王夫之结构诗评《明诗评选》与王夫之的结构诗评朱迪光摘要《明诗评选》中的王夫之的评点有着丰富的内容,也有其独特的评点视角。概括地说,王夫之评点的视角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从诗歌的演变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评点,另一方面可以从从诗歌自身的要求来评点。从中国古代诗歌的演变这一角度进行诗评,是王夫之诗评的一大特点,但更大的特点是从诗之所以为诗的角度进行诗评。这种诗评可以叫作诗本体观诗评。王夫之的诗本体观与诗歌结构之间有着一种密切的关系。诗道性情重在道性之情,而王夫之强调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篇: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D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毛宗岗认为《三国演义》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三绝”,分别是“奸绝”_________,“义绝”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2、“青丘子,癯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诗句中的“青丘子”是指明代诗人_________。3、徐渭的“四声猿”是指《狂鼓史》、《雌木兰》、《》、《》四本短戏。4、明代中期的三大传奇是李开先的《》、_________的《浣纱记》,以及署名王世贞等人的《》。5、明




明清文学试题第一篇:明清文学试题明清文学简答题简述明代以八股文取士的制度对文学的影响。简述明初文学创作的概况。简述高启的诗歌艺术成就。简述昆腔的特点及其代表作。简述徐渭杂剧的艺术同格特征及影响。简析《牡丹亭》中“情”与“理”的矛盾冲突及其斗争实质。简述汤显祖的文学成就。简述明代散曲的主要特色。简述前后七子文学主张及影响。简述唐宋派的代表人物及文学主张。简述李贽的文学见解。简述《项脊轩志》所体现出来的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简述陈子龙的“尊古”与前后七子“复古”的区别。简述中国长篇章回小说的产生过程。略述《三




明清小说专题--聊斋读后感第一篇:明清小说专题--聊斋读后感读《聊斋志异》有感------一眼万年的爱恋事实上第一次看到《聊斋志异》这本书是在初中的时代,但由于当时买了白话文版的,实在是提不起兴趣来看这种极费脑子的读物。高中时偶然听到一首歌,那时我便想这世间是否真有这奇妙的爱恋。歌者哀怨略沙的嗓音伴着凄美缠绵的词曲令这首歌久久在我心头萦绕。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千年修行千年孤独夜深人静时可有人听见我在哭灯火阑珊处可有人看见我跳舞我是一只等待千年的狐千年等待千年孤独滚滚红尘里谁又种下了爱的蛊茫茫人海中谁又喝下




日本文学作品及作者介绍第一篇:日本文学作品及作者介绍鏡村上春樹は1949年1月12日に生まれて、日本の小説家、米文学翻訳家、エッセイスト、ノンフィクション作家です。早稲田大学映画演劇科卒業して、1979年『風の歌を聴け』で群像新人文学賞を受賞して、デビューしました。2006年フランスカフカ賞を受賞して、以後ノーベル文学賞の有力候補と見なされています。作品绍介主な作品に『ノルウェイの森』『羊をめぐる冒険』『世界の終りと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海辺のカフカ』『1Q84』などです。その中に、『ノルウェ




无端崖之辞赏析第一篇:无端崖之辞赏析无端崖之辞赏析庄子《无端崖之辞》这一课讲了七则寓言故事,有离奇的任公子钓鱼;有捧腹的曹商受训;有悲惨的混沌之死。有匠石运斤成风;有列御寇表演射箭;有惠子痴守腐鼠。外加一则有名的涸辙之鲋。人活一世,转瞬百年,首先得有一个郢人做你的“质”。匠石运斤成风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知己难求。匠石质死,不复运斤。庄子过惠子墓对随从的人说,我的对手惠子死了,再也没有人可以和我说话了。这是一代贤者的孤独呓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自此之后可能真的没人跟他好好说话了,即使是谩骂。惠子守




旧中华民族性的镜子论《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第一篇:旧中华民族性的镜子论《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旧中华民族性的镜子论《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在鲁讯先生的笔下,《阿Q正传》是最有名的文章之一。一提起《阿Q正传》,就不能不提起文中的那个外貌猥琐,身材瘦小,打不过别人还满嘴‚精神胜利‛的主人公阿Q。阿Q这个典型的产生,至今已经七十多年了。七十多年来,阿Q已成为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对我国人民精神生活的是巨大而且深远的。同时,多年来,阿Q也逐渐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知道,所熟悉,各国人民通过阿Q来了解人民过去被




日本文学与电影赏析论文(五篇材料)第一篇:日本文学与电影赏析论文南京农业大学课程考核情况表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学院:课程名称:日本文学与电影赏析学分:2学号姓名:考核方式:课程论文考核内容:日本文学与电影赏析评语:日本文学论文《论黑泽明的罗生门》从《罗生门》的人物描写、《罗生门》的文学色彩来说明日本文学社会功能、日本文学的特色、日本文学的影响、日本文学对日本国民性的影响、《罗生门》存在的不足之处等方面描写了日本文学的特点,具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日本文学有较深刻认识。但是只写表面现象,在深入分析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岳阳楼(范文大全)第一篇:旅游文学作品欣赏岳阳楼岳阳楼矗立于岳阳市古西门城头,临洞庭,吞长江,气势雄伟,其前身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鲁肃的阅兵楼,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它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其中唯一保持着清代原构的史迹,因其建造年代之早、自然风光之秀、建筑工艺之巧、词章歌赋之佳而闻名,明李东阳《书岳阳楼图后》称:“江汉间多层楼杰阁,而岳阳为最。”岳阳楼兴于唐,盛于宋,传承至今历经了由军事楼—城门楼—观赏楼的演变。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于军事,自唐始,




新时期文学专题(推荐5篇)第一篇:新时期文学专题新时期文学专题琼州学院06中文本2王李雄1.伤痕文学指着眼于控诉“四人帮”的罪行,描述饱经磨难的人们的悲惨遭遇,揭示十年“文革”给人们带来的历史创伤,表达激愤悲恸的时代情绪,是当时刚刚从“文化大革命”浩劫中挣脱出来的一代人的心灵写照。刘心武的《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开篇之作,卢新华的《伤痕》是伤痕文学的另一部代表作,伤痕文学因此得名,这两个短篇开了后来被称为“伤痕文学”的先河。2.反思文学在新时期思想解放的潮流中,作家们打破思想禁锢,进一步追根溯源,去思考、探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第一篇:新文学社团与流派新文学社团与流派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孙伏园、叶绍钧等12人。周作人起草了《文学研究会宣言》,把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作为会刊。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现实主义的一派。2、创造社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初的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他们先后创




新版《红楼梦》第12集观后感(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新版《红楼梦》第12集观后感今天得知QTV已播放新红,便迫不及待上网搜索着看啦!四年了,从我上大学开始“红楼梦中人”选秀,到如今毕业了新红终于拍完露面;四年来,新红的每一个细节每个剧照我都没有放过,每一版片花我都细致地反复观看。虽然中途也曾深恶痛绝地拍砖痛骂,但是作为红楼梦的铁杆粉丝,我想不管红楼被拍成什么样子我都会客观的评价,发现新优点。四年中也曾努力学过昆曲,去适应新红的片子头……直到下午发现网上有播放,真是太高兴了!尽管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哈




新感觉派小说创作特点第一篇:新感觉派小说创作特点注重心理分析——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新感觉派是崛起于20世纪20年代日本文坛的一种现代主义流派,突出特点是强调主观感受,注重心理分析。其作品主要描写了现代都市生活中人的空虚和异化,以及都市的消费性和商业性所导致的拜金主义的盛行,并突出描写了夜总会、酒吧、舞会、跑马厅等畸形环境中人的病态行为和畸形心理;善于描写人物情绪的流动、人物内心的主观感受,并善于把客观生活加以情绪化、意象化。这些创作都带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色彩和特征。在我国把这种流派称作“心理分析小说派”,或




新时期文学(共5则范文)第一篇:新时期文学(共)新时期文学一、伤痕小说1.伤痕小说:是指那些描写“文革”十年的政治斗争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小说,它发端于刘心武的《班主任》,得名于卢新华的《伤痕》。代表作家作品是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2.伤痕小说的特点:首先,伤痕小说具有鲜明的政治批判意识。伤痕小说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它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其主题指向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林彪四人帮进行的政治批判。其次,伤痕小说具有浓重的悲剧风格。伤痕小说的主人公大多是普通善良的小




新时期文学思潮第一篇:新时期文学思潮新时期文学思潮前言1976年10月以后的中国文学通常称为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以1989年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根据1976-1989年文学思潮流变的大致状况,我们分三个阶段来介绍:1976年——1980年——1985年——1989年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1.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4月5日,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




斋夫自由谈读后感第一篇:斋夫自由谈读后感斋夫自由谈读后感(一)(教师:宁康丽)《斋夫自由谈》是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上海《申报》顾问期间,在“自由谈”专栏中所发表的一百多篇杂文的结集。斋夫是笔名,全名叫不除庭草斋夫。取自曾国藩的一副对子:爱养盆鱼识化机不除庭草留生意。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他随着西学东渐的大潮,以民主、创造以求共和,进而为探索、推进中国现代化乃至全球现代化奋斗终生。早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立志:“余今生之惟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




文本解读的四大误区第一篇:文本解读的四大误区文本解读的四大误区人为拔高、架空分析、主观曲解和迷信权威,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我们语文教学“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四大误区,甚至可能还是我们有些研究者、教材编写者和教师的“思维定势”。文本解读要想真正走近作者、走近教材、走近学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走出这四大误区。一、拔高河北容城中学李强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4期上发表(我们是否也在“拔高”)一文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对鲁迅(自嘲)一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的理解存在着人为“拔高”的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