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学/历史/军事/艺术 / 古代文学资料
论语节选.docx

论语节选第一篇:论语节选《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

又珊****ck
25页
2025-08-28
论语有感精选.docx

论语有感第一篇:论语有感论语有感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华夏文明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文明和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精神内核,也成为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文化元素,儒家学说博大精深,而作为承载着这种文化精髓的儒家重要经典《论语》,更是成为历代国人最佳人格、思想、道德的启蒙书之一。《论语》文字并不多,整本书文字精简达练,一些道理初读起感觉似乎很浅显,但是随着读得深入,不断地回味,方才觉得并不是那么简单,在字里行间无疑都透露着圣人的智慧。或许即使穷尽毕生精力,我们也无法完全领悟儒学全部的内涵,毕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儒家文化

又珊****ck
18页
2025-08-28
论语第9篇原文及翻译.docx

论语第9篇原文及翻译第一篇:论语第9篇原文及翻译各位同学听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吗?我们看看下面论语第9篇原文及翻译,一起阅读吧!一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注释】罕:稀少,很少。与:赞同、肯定。【译文】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评析】“子罕言利”,说明孔子对“利”的轻视。在《论语》书中,我们也多处见到他谈“利”的问题,但基本上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可以说孔子很少谈“利”。此外,本章说孔子赞同“命”和“仁”,表明孔子对此是十分重视的。孔子讲“命”,常将“命”与“天”相连,即“天命”,这是孔子思想

猫巷****正德
61页
2025-08-28
论语教案最新精选.docx

论语教案第一篇:论语教案论语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的伦理、哲学、政治、教育思想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作用2.读准字音3.掌握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词性活用的几个句子【教学重点】1.孔子的思想2.课文的意思【教学难点】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走进文言写就的历史,与古人晤对一堂,孔子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在你的想象中,或许他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对他敬而远之,也可能觉得他是封建礼教的源头,对他加以批判。其实,对一个人的评价要建立在

努力****恨风
51页
2025-08-28
论语学而读后感.docx

论语学而读后感正文:论语学而读后感论语学而读后感论语学而读后感1关于国学,当今社会上掀起的“国学热”似乎正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来参加此次国学讲习班是抱着一个求学的目的,幼时听母亲念《论语》中的句子时只觉得拗口难懂,逐渐长大后发现幼时所听的那些句子的表述竟是那么美妙,含义又是那么丰富,《论语·学而篇》读后感。但尽管如此对国学经典的认知却仍然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讲习班开班第一天,老师结合朱子的.《读论语孟子法》讲读经之道,当时我情不自禁记了很多笔记,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来没有老师讲过如何

是你****嘉嘉
20页
2025-08-28
论语孝道感悟.docx

论语孝道感悟第一篇:论语孝道感悟《论语》中的孝道读后感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加上自己对《论语》研读,对于论语有了更系统、全面的认识,对其中所渗透的孝道的感悟也更加深切了。课堂上,老师经常用一个个通俗易懂却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事作了经典的诠释。还通过观看电影《孔子》,使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再认识,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变得清晰、亲切而温暖。这对我的生活观、为人处事观、教育教学观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孝,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根本、最重要而且影

猫巷****永安
15页
2025-08-28
论语座右铭说说.docx

论语座右铭说说正文:论语座右铭说说论语座右铭说说40句精选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3、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4、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6、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7、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8、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9、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

雨巷****凝海
6页
2025-08-28
论语子罕第九(9.1)详解及学习体会.docx

论语子罕第九(9.1)详解及学习体会第一篇:论语子罕第九(9.1)详解及学习体会论语子罕第九(9.1)详解及心得体会“利”、“命”、“仁”之讨论—《子罕篇第一章》卷九·子罕第九【本篇引语】本篇共包括31章。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原文】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注解之争《论语•子罕》篇首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历来注解争议较多。朱熹《论语集注》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张居正评《论语

Ch****91
26页
2025-08-28
论语座右铭句子.docx

论语座右铭句子正文:论语座右铭句子论语座右铭句子30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5、“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7、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8、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9、

青团****青吖
5页
2025-08-28
论语原文.docx

论语原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曰篇

猫巷****志敏
47页
2025-08-28
论语十则学案第二课时.docx

论语十则学案第二课时第一篇:论语十则学案第二课时《论语十则》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儒家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2积累文化常识,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识记文中的名句。3品味经典,启迪心灵,涵养人生。学会以现代的眼光审视经典。二、教学重点文言知识的学习掌握,常用文言句式的熟悉与学习,培养语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三、教学难点品味《论语》,掌握其中的内涵,并联系自己学习及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四、教学课时三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提问:孔

含平****ng
37页
2025-08-28
论语十六原文及翻译.docx

论语十六原文及翻译第一篇:论语十六原文及翻译《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论语十六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原文】5·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1)。”子曰:“枨也欲,焉得刚?”【注释】(1)申枨:枨,音chéng。姓申名枨,字周,孔子的学生。【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评析】

雨星****萌娃
62页
2025-08-28
论语十二章教案范文合集.docx

论语十二章教案范文合集第一篇:论语十二章教案《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2、归纳学习文言文知识,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3、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4、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加强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重点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于实践。课时安排:2-3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诗文****仙女
66页
2025-08-28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整理).docx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整理)第一篇:论语十二章练习题(整理)论语十二章练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时期人,春秋末期的、、。二、解释加点词语1.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

白真****ng
31页
2025-08-28
论语十二章教案.docx

论语十二章教案第一篇:论语十二章教案安全提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3、初步了解学习古文的方法和规律,积累文言词汇并正确翻译课文。教学重点: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理读法。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学习古文的方法和规律,积累文言词汇并正确翻译课文。教学方法: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味文章的大意。串讲法。在积累文言词汇上,以老师串讲重点词语为主。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课的类型:文言文精读课新授课课前准备:利用早

一只****写意
66页
2025-08-28
论语十二章复习题及答案(五篇材料).docx

论语十二章复习题及答案(五篇材料)第一篇:论语十二章复习题及答案《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共二十篇。与、、并称“四书”。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不逾矩()()不思则罔()一箪

努力****星驰
45页
2025-08-28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docx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第一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总结归纳精选(1):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服务标语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翻译】孔子说

一条****彩妍
42页
2025-08-28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docx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第一篇: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那么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3.了解各则语录的内容。【学习重难点】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重点、难点)【

阳炎****找我
73页
2025-08-28
论语十七章原文及翻译.docx

论语十七章原文及翻译第一篇:论语十七章原文及翻译论语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典籍之一,第十七章是论语中的“阳货篇”,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论语十七章原文及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论语十七章阳货篇原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

Do****76
62页
2025-08-28
论语为政篇读后感.docx

论语为政篇读后感第一篇:论语为政篇读后感论语为政篇读后感(一)和第一篇学而篇比较起来,个人觉得第二篇为政读起来难度就大了很多。第一篇其实只要明白了学问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则每一句都可以理解它的用意。但是第二篇中,除了几个句子是真正正面谈到政治外,其他说的似乎都是与政治没有关系的东西。为此,我也专门去查了政字的意思。在古文中,政也通正用,所以我就在想,这里是不是孔子还是在讲做人?讲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过很快我认为这样解释是很牵强的。其实为政就是讲如何来当政,很明白不过。不过南怀谨先生的一句注释也值得我们注意

一吃****继勇
17页
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