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语文教案_2830.docx / 文档详情
语文教案_2830.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6
约1.1万字
约24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教案_2830.docx

语文教案_2830.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新词,理解课文内容。2、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3、培养学生体会情感的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4、进行热爱、敬重父母的教育。重点、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对母亲的爱。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对待自己母亲的呢?答: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束鲜花》这篇课文,看作者是怎样对待自己母亲生日的。板书课题:《一束鲜花》二、指导自学(整体感知)出示自学提纲:(课件)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新词。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我”开始怎样对待母亲的生日?是什么事让“我”改变了主意?三、反馈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哪个词不能理解?(讨论解决)2.课文讲的是作者在去度假出发前想起母亲的生日,在花店为母亲买鲜花时为一位小男孩付了花款,继续赶路时,发现那个小男孩正给去世的妈妈“献花”,“我”的心受到震动,回到花店决定亲自给母亲去送鲜花。3.交流“自学提示”第③题。(开始“我”想起妈妈的`生日,到花店买了鲜花,想让花店老板给母亲送去。是小男孩给去世的妈妈送花的言行使“我”受到震动,使“我”改变了主意,决定亲自给妈妈去送花。)四、再读课文,体会情感1.自己练读体会:①“我”的感情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读出这种变化。②小男孩在墓前向“我”挥手时,“我”会想些什么?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我”此时的心情?2.交流。(随机范读指导)师生评议。(“我”开始没有重视,无所谓态度,后来由小男孩行动心里受到极大震动,“我”的内心是惭愧的。)五、总结1.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2.指读全文。附:【词语解释】度假(dùjià):过假日。聊天(liáotiān):谈天。也就是说说话。团聚(tuánjù):相聚(多指亲人分别后再相聚)。摊放(tānfàng):这里指玫瑰花被摆放在墓碑前。麻烦(máfan):使人费事或增加负担。【难句解析】“他妈妈去世了?”我心里仿佛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这句话写出了“我”看到小男孩为他已去世的母亲的生日买来鲜花,并到墓前与母亲“团聚”而被深深打动了。“我”想到自己为急于去度假,竟对母亲提出的“顺路经过那里聊聊天”都拒绝了,“我”的母亲也是今天的生日,“我”却让花店派人帮忙给母亲送鲜花。显然,“我”对母亲的关爱远不如这个小男孩,所以“我”心里仿佛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语文教案篇2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积累几个文言实词;疏通课文,理清结构。2.理解文中引用古书、古人的论说的作用;了解意动用法。3.借鉴古人关于“问”的论述,培养虚心好问的良好学风,增强“勤学好问”的意识。【重点难点】1.重点:对“学必好问”主张的理解把握。2.难点:“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区别。【课文提示】刘开(1784—1824)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代桐城(现在安徽省桐城县)人。十四岁时,拿自己写的文章拜谒桐城派主要作家姚鼐。姚鼐非常赏识他,尽力教他古文作法,后来成为桐城派有名作家之一。他的古文与方东树、梅曾亮等齐名,诗也很好。【正音正字】①臆度(duó,猜测)②问难(nàn,驳诘)③几于古时(jī,接近)④强以为知(qiǎng,硬要)【判断句式】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初学课文】1.朗读课文。2.本文课题《问说》是什么意思?能否从中看出本文的文体?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首句是中心论点:“君子之学必好问”。)【课文简析】本文的语言风格古朴。在句式运用上,注意整齐的排偶句与灵活的散文交错运用,奇偶互现,错落有致,以取得波澜起伏,气势雄壮的效果。在散句中穿插相当多的排偶句。原文有7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课文节选了原文的第1段和第2、4、7段的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引论。作者先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接着辩证地分析“问”与“学”相辅而行的关系,再转而强调指出:好学一定要勤奋。第二部分(第2-6段):本论。从正反两方面详细阐明为什么要勤问。第2段,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问不择人,问必有得。作者分两方面论述:①说明不管问什么人都会有收获。②引儒家经典和大师的话,先是暗引,后是明引,证明“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条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深刻阐明中心论点。被删除的是②:《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
查看更多
邻家****mk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语文教案_2830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