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所见》教学设计精编.docx / 文档详情
《所见》教学设计精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7
约2.3万字
约53页
0
4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所见》教学设计精编.docx

《所见》教学设计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所见》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所见》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所见》教学设计1教材:书画版《美术》第六册。课型:绘画(国画)。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认识树的结构造型,用富有变化的国画笔墨画出自己所见到的树。2、过程与方法:欣赏图片资料唤起学生记忆,用干湿浓淡的墨色通过轻重快慢的方法画出自己对树独特的感受,并联系生活、发挥想象添加景物。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欣赏、回忆我所见到的树,感悟其独特的造型美及其品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树。通过画树感受国画艺术表现手法的丰富多彩。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用毛笔画出有自己独特感受的一二棵树。教学难点:墨色干湿浓淡的变化和画面的完整。三、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水墨画工具材料。2、学生:毛笔、宣纸、墨汁、国画颜料、笔洗、调色盘等。3、要求学生课前观察一些常见树木,并搜集一些有关树的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校园的树和学生平时所见到的树)。2、学生回忆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树。3、揭示课题(二)了解树的结构、学习树的画法1、了解树的结构(树干、树枝、树叶、树根)。2、欣赏同龄人画的树(欣赏中回忆、复习以前学过的国画技法:干湿浓淡)。3、欣赏教师画的树(树干和树叶可以用多种方法来画)。提示:国画传统画树有许多程式,如画树叶有“介字点、胡椒点”等等,但这些规范也是前人根据自己的感受创造并加以固定的。4、教师示范树的基本画法(提示:根据画面可以添加远处的树、草地或小鸟等景物)。(三)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⑴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出一二棵树。⑵墨色要有干湿浓淡的变化。⑶根据自己想象添加景物。⑷落款位置合适,画面完整。2、学生作画(PPT循环播映同龄人作品,背景音乐)。3、教师巡示辅导,反馈信息,略加点评。(四)学生作业展评1、学生互评、自评。2、教师点评。(五)小结、拓展1、本课学习要点和学习情况。2、相关拓展(不同画家画出的树,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设计说明:本课原是为参加某一荣誉资格评审而设计的,考虑得比较周详,再加上国画教学改革实践始终是我区诸多教学课题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因此同一教学内容往往有不同的教法学法。应视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本次教学是在原来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某些修改和调整。中国画是源远流长、河汉灿烂、绚丽夺目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但在日渐西化的生活状态下,传统文化受到了挑战,对中国画的认识、理解、传承和发扬广大更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有感于此,我在前些年领衔主持开展了市级课题《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的研究》的实践研究,学生的`中国画创作作品获得了市和国家级的等地奖,美术教师的国画课也获得了市和国家级的一等奖。这样就更坚定了我们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的信心。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并按照上海二期课改课程计划要求,我们在课题实验学校的美术课程中增加了10%左右的中国画课程。当下我们使用的小学美术教材有两套,但国画内容较少,书画版整个小学阶段只有2—3课时的国画教学内容,上教版的国画内容比书画版的略多,但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就根据课题研究目标,自选国画教学内容并有机嵌入美术教材单元内容之中。让学生了解学习国画技能技法和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中国画教学要在传承上创新,而创新要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此,传统并不仅仅是十八描、披麻皴、斧劈皴或梅兰竹菊之类,而是内在精神。基于这一点,小学国画教学不应单纯地把注意力聚焦在技能技巧的训练上,拘泥于一树一石的精妙,而是引导学生关注水墨情韵,表现线条意趣,力求气韵生动,浑然天成。本课教学内容《我所见到的树》可嵌入第二或第三单元。“树”是当地学生非常熟悉的题材。校园里一排排整齐的水杉、河道旁婀娜多姿的柳树、马路边茂密繁盛的香樟树、家园里的果树……树无处不在。郊区的小朋友们生活在绿树环绕的环境中,对树有着一种深厚的情感。我抓住学生对树独特的感受,让学生用国画的形式把家乡的树表现出来。并通过画树,让学生知道一棵树长大是并非容易,它要经历风风雨雨;还让学生知道那是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品质,从而激发学生要学习大树这种品质,立志成材。通过欣赏各种树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树木的形态美及其色彩美,知道树木对人类的作用,增强保护树木的意识。传统的中国画教学过分追求笔墨情趣和作画的程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自我感受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我顺应学生的天性,突破传统技法的束缚,让学生选择最能抒发自己内心独特感受的表现形式,去表现自己所看到的树。抓住墨色要有干湿浓淡、运笔要有轻重快慢的变化这一关键,教师进行示范,并多次强调要“随意”,意在引导学生放开手脚,大胆表现。让学生
查看更多
一吃****天材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所见》教学设计精编

文档大小:4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