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全国-2010_中考化学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rar 立即下载
2023-03-06
约3.5千字
约4页
0
3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试题-全国-2010_中考化学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rar

中考化学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爱心用心专心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中和反应。答案: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H+和OH-结合生成水3.人的胃液呈___________性。污水中的含酸量超标时,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____进行中和处理。答案:酸熟石灰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做酸碱中和实验时,取一支试管,倒入2mL氢氧化钠稀溶液,再滴入1—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然后用___________逐渐滴入稀盐酸,同时不停地___________,直至溶液恰好变成___________色为止。此时试管内溶液的___________比滴加稀盐酸前一定___________。答案:胶头滴管振荡无pH减小2.(2010山东邹城中考模拟)在实验室用15mL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完成该实验必须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2)要判断氢氧化钠恰好被盐酸中和,需要加入___________试剂,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3)要从中和后的溶液中获取氯化钠晶体,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答案:(1)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或“量筒、锥形瓶、胶头滴管”)(2)无色酚酞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3)蒸发、结晶3.往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完全中和时为止,溶液的pH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思路解析:酸的pH小于7,故开始的时候溶液的pH小于7,加入NaOH后,酸碱中和反应开始,溶液的酸性减小,则溶液的pH逐渐增大,当NaOH与HCl完全中和时呈中性,而中性溶液pH永远不会大于7。答案:B4.将下列不同pH的各组溶液混合,得到溶液的pH可能为7的是()A.pH=3pH=4B.pH=11pH=7C.pH=6pH=8D.pH=0pH=5思路解析:pH为7的时候溶液呈中性。A中两个都是酸,则混合后也是酸,pH不可能为7;B中一个是碱性,一个是中性,混合后是碱性溶液,故也不可能是7;D中都是酸,同A。答案:C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定温度下,NaCl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B.铜和氯化银反应生成银和氯化铜C.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D.酸跟碱作用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思路解析:氯化银不溶于水,不与铜反应;浓H2SO4滴在皮肤上,应先用布抹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再涂上NaHCO3溶液。答案:BC6.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能够达到除掉杂质目的的是()A.NaOH中混有少量Na2CO3B.Na2SO4中混有少量CaCO3C.铜粉中混有少量铁屑D.KNO3中混有少量KOH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除杂问题,对于除杂问题,要遵循除杂不引入杂质的宗旨。A中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B中引入了氯化钙,C中铜不和稀盐酸反应,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过滤就可以得到铜单质,D中引入了氯化钾。答案:C快乐时光化石地质系学生做野外实习,一个学生碰巧发现了一块大化石。讲师甲说这是一块树木化石,讲师乙坚持是一根恐龙腿骨。双方争论不已。学生们不知道是谁说得对,但是他们知道两位讲师都要给他们的实习报告评分,于是一个聪明的同学在报告上写,发现的是恐龙的木腿。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下图中的四个图象分别代表对应的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B.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过量烧碱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C.向盛有10g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水配成100g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D.将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至1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思路解析:B中不应是一开始就产生沉淀,而是NaOH全中和掉了稀HCl后才产生沉淀Cu(OH)2;C中w(NaOH)最后应为10%;D中W(NaCl)不变。答案:A2.(2010山东嘉祥中考模拟)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与反应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图表示,其中错误的是()思路解析: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后其pH应由高逐渐下降。答案:D3.简答题: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若能,写出化学方程式。(1)NaOH+HCl—(2)AgNO3+HCl—(3)K2CO3+HCl—(4)NaCl+KNO3—思路解析: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一般为复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试题-全国-2010_中考化学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

文档大小:3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