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学/历史/军事/艺术 / 中国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docx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1.1954年12月11日,毛泽东同缅甸总理吴努谈话中说道:“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应付的。这五项原则是适合我国情况的,我们需要长期的和平环境。五项原则也是适合你们国家情况的,适合亚洲、非洲绝大多数国家情况的。”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A.受美、苏两大阵营理论的影响B.适应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C.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为基础D.由平民外交转变为国家外交【答案】B2.时间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49.10—1950.1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朝

hj****27
5页
2024-11-02
第 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doc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程标准: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大运河的开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教学流程:(一)创设

hj****27
6页
2024-11-02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的发展》同步练习.doc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的发展》同步练习选择题乾隆年间的苏州,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千金。从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苏州人口众多B.苏州商业繁荣C.苏州地价上涨D.苏州农业发达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A.发展海外贸易B.推行垦荒政策C.发展手工业D.改进生产工具影视作品折射出历史冰山一角。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两部以明清著名的商帮为背景的电视剧,这两个著名的商帮来自()A.浙江、广东B.安徽、山西C.山西、江苏D.广东、福建康

hj****27
9页
2024-11-02
第三篇 第五单元 第3课时.doc

第三篇第五单元第3课时一、单项选择题(2019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期末)2015年12月15日,广东(国际)机器人论坛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与会专家表示,广东省应重点加快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下表为2019年广东省、珠三角、粤东、粤北、粤西产业结构统计表。据此回答1~2题。区域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全省4.947.347.8甲2.045.352.7乙8.755.935.4丙18.842.239.0丁16.341.742.01.广东省重点加快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D)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②

hj****27
3页
2024-11-02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doc

第13课东汉的兴亡01知识管理知识点1光武中兴新朝:公元9年,外戚________夺取政权,建立________,西汉灭亡。他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东汉建立:公元25年,西汉宗室________称帝,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他就是光武帝。光武中兴: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________,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________,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________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

hj****27
3页
2024-11-02
第三篇 第四单元 第5课时.doc

第三篇第四单元第5课时一、单项选择题(2019·江苏卷改编)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19年和2019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1.与2019年相比,2019年(C)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并没有提高B.供水总量增大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2.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A)A.利于改善生态环境B.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C.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D.增加地下水的开采解析:第1题,由图1可知,从2019年到2019年,地表水、地下水的供应量均下降,而再生水供应比例明显提升,说明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hj****27
2页
2024-11-02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doc

第页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了解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国家机构、首都、代国歌、国旗、公元纪年等),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内容时,让学生阅读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

hj****27
4页
2024-11-02
课时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

课时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主张。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1.联系必修一、二,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归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条件。2.正确认识明清进步思想与儒家思想、近代民主思想的关系。知识点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思想(1)挑战理学正统地位:提出“________,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2)挑战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至尊地位①反对将“________”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②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hj****27
13页
2024-11-02
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doc

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一.选择题1.“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建立的朝代,史称()A.西周B.东周C.秦朝D.西汉2.西汉建立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如何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B.清除项羽残存的势力C.扩大疆域版图D.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度量衡3.公元前206年8月至公元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帝位而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战争。这次战争史称()A.楚汉之争B.巨鹿之战C.桂陵

hj****27
3页
2024-11-02
第 2 讲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农民战争篇.doc

第2讲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农民战争篇【考纲·课标·考情】考纲课标考情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概述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已考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义和团运动;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预测:近代前期的抗争、探索依然会是命题重点,两种题型都会有所体现,并且注重新情境的创设,侧重于近代化角度的命题。义和团运动【自习案】阅读课文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有关史实,梳理基础知识,完成表格: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背景原因鸦片战争后激化了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广西自然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

hj****27
2页
2024-11-02
第三篇 第五单元 第2课时[1].doc

第三篇第五单元第2课时一、单项选择题(2019·江苏卷)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1~2题。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B)A.山地针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C.高山苔原带D.冰川带2.阿尔泰山南坡(D)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C.此时季节为冬季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解析:此题组考查了学生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及对区域地理

hj****27
4页
2024-11-02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练习卷.docx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练习卷1.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驰D.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2.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

hj****27
4页
2024-11-02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简要教学设计.docx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简要教学设计重庆市黔江中学校贺丰【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及其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成就,通过对影响外交的主要因素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及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以及比较、概括、阐释等能力。(2)过程与方法:提供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活动相关文字和图片材料,论从史出,情景再现,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深入探究,逐步学会阅读、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

hj****27
3页
2024-1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模式介绍:PBL教学的本质内涵是以学习者为本,以学生的真实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以学生真实的内心感受和心理体验、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为基础创设一个统整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或完整的事情,且该情境或事情又蕴含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或做事情中学习即可称作项目学习。PBL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或事件-明确过程与目标-成果展示与评价设计思路说明:通过讲述中国现代史的历史跨度,开门见山让学生认识到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作用。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

hj****27
5页
2024-11-02
中国的边疆问题与祖国统一.docx

中国的边疆问题与祖国统一1.2019年5月20日,吴敦义当选新一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在记者会上,他表示,应尊重“九二共识”。材料中的“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和坚持A.一国两制B.两岸三通C.和平统一方针D.一个中国原则2.下图中,政府在标★号的区域设立的管辖机构是A.西域都护B.安西都护府C.伊犁将军D.北庭都护府3.“……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经济

hj****27
3页
2024-11-02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doc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导学案课时数2学习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知道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认识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到严重践踏,中国由独立主权国家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重点与难点:重点:简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难点:鸦片

hj****27
4页
2024-11-02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doc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01知识管理知识点1东晋的兴亡建立与统治:________年,内迁的________人灭掉西晋。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________于________年重建晋王朝,以________为都,史称________。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江南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________年,东晋灭亡。知识点2南朝的政治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了________

hj****27
3页
2024-11-02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oc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种种弊端。2.过程与方法识读《明朝疆域图(1433年)》,获取疆域范围、北方政权等有效历史信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分析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朝科举制改革虽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过于死板,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造性;认识明朝君权

hj****27
10页
2024-1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专项练习.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专项练习1.某导演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中国历史进入新世纪”的画面是()A.淮海战役B.渡江战役C.开国大典D.三大改造2.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来源:1]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3.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日本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奴隶主贵族势力增强

hj****27
3页
2024-11-02
第14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1].doc

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点击新目标1、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过程和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的史实;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记住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2、归纳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3、分析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链接旧知识自主学习(一)回顾学过的知识填空:1、1840年爆发了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2、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战后签订的《条约》,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底,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

hj****27
3页
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