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选择题1.王维有诗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汉代人把今天阳关、玉门关以西的地区称作()A.大秦B.新疆C.西域D.西藏2.下图雕像中的人物是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张骞,他凿通西域的故事,家喻户晓。他首次出使西域是为了()A.寻找匈奴的去向B.恢复对西域的管辖C.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D.加强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3.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A.张骞B.禹C.扁鹊D.屈原4.与丝绸之路开辟




第页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一、选择题1.(2019烟台)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2.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小芳为了了解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在谷歌网站上输入“1927年4月18日的中国”,你认为可能搜索到的是()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B.黄埔军校建立C.北伐战争开始D.南京国




第页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条形统计图1、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画条形统计图时,可以用1格表示1个单位,根据数据的多少画出相应的格子数。2、条形统计图的优点:从条形统计图中能清楚、直观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知识点二、折线统计图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各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2、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折线统计图是用一定的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先要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知识点三、平均数1、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




第八单元考点集训考点一:1格代表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下面是某月前20天的天气情况记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请你把数据整理填写到下面的统计表中。天气状况天数(2)根据统计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某月前20天天气情况统计图(3)某月前20天中()的天气最多。(4)比()。2.王叔叔每天沿着环形跑道跑步,并记录下所跑的路程,如下图所示。王叔叔每天跑步路程统计图(1)1格表示()千米。(2)王叔叔这四天一共跑了多少千米?考点二: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小明统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一、选择题1.卫星回收落地时多选择在人口少,云量少,地形平坦的地方,下列地形区最有利于卫星落地A.云贵高原B.内蒙古高原C.东北平原D.华北平原2.我国地域广大,自然环境多姿多彩,其中某一地形区的东西两侧边缘的山脉都是地势阶梯的界山,南侧的边缘山脉恰好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山,该地形区是A.东南丘陵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青藏高原3.贵州省位于我国地势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第二、三级阶梯4.“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哪个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




举起近代民族革命的旗帜1.为什么说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2.如何评价三民主义学说?这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习目标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矛盾激化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中国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是由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和领导的。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和组织程度有所加强,各地商会组织得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因而有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据国民政府统计,1937年以前,全国大型厂矿3935家,沿海各省集中了80%以上。及至1943年,后方工厂已达5266家,与战前相比增加了18倍,涵盖了冶金、机器、造船、化工、面粉、造纸、火柴等上百种行业,成为中国新的工业基地与生力军。这表明,战时工业的内迁()A.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为全面抗战准备了条件C.加速了官僚资本恶性膨胀D.扭转了失衡的工业布局2.有学者认为“袁世凯明明是独夫民贼,却自我标榜为国民、‘公仆’,皇帝的产生,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常见的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记住浓盐酸、浓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特性。(2)认识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初步学会稀释浓硫酸的方法。(3)认识盐酸能与某些物质反应。【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1)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2)盐酸与酸碱指示剂、金属、金属氧化物、某些盐等物质的反应。【难点】




第页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下图描写的内容同战国初年的一件大事有关,这件大事应该是()A.三家分晋B.田氏代齐C.兴修都江堰D.齐桓公称霸2.“战国”因这一时期战争频繁而得名,下列哪一战争不属于这一时期?()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桂陵之战D.马陵之战3.话剧《商鞅》是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的大型历史话剧,塑造了战国时期大改革家商鞅的鲜明形象。下列情节不可能出现在剧情中的是()A.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召见商鞅,支持他变法B.一位县职官吏正在接受国家的任




第页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一、选择题1.1917年西方世界发生的一件大事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并由此预言“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此事件是()A.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B.《新青年》刊载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下列历史人物,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是()A.魏源B.严复C.李大钊D.胡




第1单元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第2课旗帜引领前进路第1节续写春天的故事姓名______班级_______日期_______评价_______一、目标导航1、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巨变,拥护、支持、参与改革开放,更好的适应新时代,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做贡献。2、搜集并处理相关信息,辩证的看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3、知道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和意义,了解中国进入新时代的意义、性质、指导思想和理论体系,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习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1.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时主要是为了()A.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B.改善与港澳台的关系,促进国家的统一C.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D.缓和同美国的敌对关系2.如下图情景被称作是20世纪70年代初“两位历史巨人之间的握手”。其中“握手”的原因有()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②中苏关系恶化的加剧③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失败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⑤中国借鉴美国的管理经验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




课时1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基础必备考点一1.青铜春秋战国耦犁曲辕犁翻车筒车2.井田制商鞅土地私有3.土地私有自给自足家庭手工业考点二1.官府大作坊政府主导2.斜纹提花波斯商周水排灌钢法青瓷白瓷南青北白彩瓷考点三1.草市坊早市2.扬一益二徽商晋商3.商鞅变法小农经济封建统治商品经济4.倭寇广州资本主义萌芽典题演示例1D解析:曲辕犁出现于唐朝江东地区,能调节深浅,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故D项正确;A项是原始社会耒耕技术;B项是西汉时期出现的耦犁;C项是东汉时期一牛挽犁技术。例2B解析:由题目




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学习目标: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2.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1.重点:唐太宗的主要作为及其与“贞观之治”的关系。2.难点:对唐太宗客观公正地评价。教材整理1东征西讨定基业1.起兵反隋(1)背景:在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下,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覆亡已是大势所趋。(2)概况①617年,在李世民的鼓动下,李渊正式举起了起兵反隋大旗。②618年,李渊在长安即皇帝位,定国号唐,李世民受封为秦王。2.统一全国(1)从617年到618年,李世民率军击败薛举集团,消




第4单元第1课(课时)总第23课时内容9上unit4Welcomecomicstrip教学目标1.understandEddieandHobo’sdialogueandreadwithemotions;2.talkabouthowtheylearnabouttheworldandthereasons;3.learntobeagoodlistenerandrespondtotheteacher’sinstructionsactively;4.understandtherealmeaningofgrowing




第页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习目标】1.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了解大运河和科举制的创建,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2.探讨隋朝的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来源:学+科+网Z+X+X+K]3.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及原因。[来源:ZXXK]【难点】能够辩证的评价大运河的开通。[来源:ZXXK]【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581年,杨坚建立,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2.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统一南北和度量衡制度




1.2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虏东突厥的首领是()A.皮罗阁B.颉利可汗C.大祚荣D.骨力裴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突厥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在隋初分裂为东西二部后,强大的东突厥不断骚扰唐朝边郡,629年,唐太宗发兵10余万打败他们,并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唐太宗对东突厥降众及依附于突厥的各族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在当地设羁縻府州,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来




第页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第一节收听天气预报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认识电视台播放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2.使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图。(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树立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观点。(四)美育渗透点天气预报是现代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典型实例,通过这个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科技造福人类的美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爱科技、学科技的热情。同时,教学中利用天气预报录像资料,能营造美的氛围,更令学生愉快和喜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填表2.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它产生于(朝代)时期。3.道教来源于张角创立的和张陵创立的。4.佛教和、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5.佛教是通过传入中国的。东汉明帝时,佛教逐渐传播开来,在洛阳修建了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参考答案:1、填表2、道教、东汉3、太平道、五斗米道4、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5、丝绸之路、白马寺自我检测:1.东汉以前,我国主要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竹简(木




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通过讨论“戊戌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播放音乐导入新课;通过历史剧表演对康有为上书了解康有为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完成情感目标;(2)通过名片介绍、记者采访、共同讨论,师生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