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学/历史/军事/艺术 / 中国史
七年级历史 南方的初步开发.doc

七年级历史南方的初步开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南方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及突出成就;记住吴国卫温等人率船队到达夷洲(台湾);知道诸葛亮治理蜀国,使西南地区得到一定开发;记住建康(南京)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理解南方初步开发的含义以及开发的原因和条件;2、通过对南方初步开发原因的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南方初步开发表现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过程和方法本课采用情境——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对等相关问题吴蜀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

宜欣****外呢
6页
2024-10-25
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麻林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13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doc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过程与方法看图想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分析原因概括归纳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培养他们对历史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思考的初步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立志成材使学生自觉向古代科学家学习,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他

小凌****甜蜜
3页
2024-10-25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1 繁盛一时的隋朝(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

繁盛一时的隋朝(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过程与方法在学习“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信息,结合动态示意图,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把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作用等重点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教学难点分析、评价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教学方法导学法、激趣法、问题教学法、归纳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二、大

思洁****爱吗
4页
2024-10-25
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doc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知道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种种弊端;了解明代经济的发展过程与方法识读《明朝疆域图(1433年)》,获取疆域范围、北方政权等有效历史信息;通过引导学生识读《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分析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通过物种的引进、商帮的出现探究明代的社会经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朝科举制改革虽然增强了考试标准的客观

鸿朗****ka
4页
2024-10-25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海青镇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19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 新人教版.do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题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2、把握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3、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清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哪些斗争?(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这些斗争是对内还是对外的?(对外的)那么清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对内采取了哪些措施呢?或进行了哪些斗争呢?二、下面请大家看图

俊英****22
2页
2024-10-25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doc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清雍正帝时设立的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清朝统治者为加强君主集权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二、课程标准了解清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和闭关锁国政策。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影响。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

白凡****12
7页
2024-10-25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doc

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崇祯皇帝像[教师讲述]明思宗(明毅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年号崇祯。朱由检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节俭朴素,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农民起义猖獗,关外清朝势大,明朝已处于内忧外患交集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后,于煤山自缢身亡,为江山社稷而死,终年33岁,在位17年。那么明朝是怎样灭亡的呢?学生读图,倾听老师讲述,思考问题。设置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探

宁馨****找我
7页
2024-10-25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辽、夏与北宋的和战》教案2 岳麓版.doc

课题:第9课辽、夏与北宋的和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评价澶渊之盟与宋夏和议,培养学生全面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通过讲述杨家将的故事,培养学生联系文学作品学习历史的兴趣,认识有关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与历史史实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契丹兴起与澶渊之盟、北宋建立及其统一活动、西夏建立与宋夏和战等史实,认识辽、宋、夏并立的局面和当时民族融合的大背景。2、学会通过讲述人物故事和识记历史地图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北宋统一中原与南方的意义,形成自觉维护

小琛****82
4页
2024-10-25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第4课时)教案 岳麓版.doc

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识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2、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张骞出使西域,培养学生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学生初步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4、采用课堂讨论、想象等方式,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

光誉****君哥
3页
2024-10-25
七年级历史下册 清明祭扫抗美援朝烈士墓讲稿2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一、清明扫墓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是4月2号,再过两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了。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故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很多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其实,它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

猫巷****志敏
7页
2024-10-25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第4课时)教案 岳麓版.doc

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重点掌握1.明朝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2.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3.明朝对思想的控制.4.为什么朱元璋的两幅肖像画差别如此大?(拓展)教学流程课堂开始,听一首歌曲,再用“南明皇宫”,“明长城”,“南明十八先生墓”引出内容。一个材料“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来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个材料来让大家了解朱元璋,然后说故事,给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传奇皇帝。接下来,进入本节重点:1.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加上连年天灾,农民们无法再生存下去,爆发了红巾军起义。1368

岚风****55
2页
2024-10-25
七年级历史下册 20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doc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重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课标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课时目标一课时引桥突破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教法多媒体课件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教学内容及过程群体智慧设计个性化批注一.新课导入:教师也可以结合关于清朝时期的文物遗址或影视作品引出课题。如:北京的中心有一处闻名世界的博物院,它叫什么?在这里进行统治的最

灵慧****89
4页
2024-10-25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2课 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三位宰相素材 北师大版.doc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三位宰相宰相是中国封建社会辅佐君主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历史很少作为具体官职的名称。宰有主持之意,相有辅佐之意。宰相连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发於卒伍”。历史上只有辽以宰相为正式官名,其他朝代却都另有正式官名。其职权管辖广狭程度也各有不同,行使职权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秦和西汉时的宰相指相国或丞相,御史大夫是副职。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时以大司徒、司空、太尉为三公,共掌政事,备位宰相,但实权移至尚书台,由尚书台长官尚书令主赞奏事,总

一吃****仪凡
12页
2024-10-25
2014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教案 川教版.doc

第12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戚继光抗倭战役的地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的名称和签订时间,理解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和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以及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二、能力和方法:通过对戚继光抗倭的经过和雅克萨之战的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对戚继光、郑成功和康熙帝事迹的评价,训练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方法和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和培养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读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戚

fu****级甜
2页
2024-10-25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内战烽火(2).doc

内战烽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2.掌握国民党破坏“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3.掌握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和党中央转战陕北。4.掌握刘邓挺进大别山和解放区战场的反攻。能力目标1.通过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四幅插图,培养学生识别图画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

灵波****ng
16页
2024-10-25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3).doc

红军不怕远征难(3)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2.过程、方法与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长征的原因?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3)通过学生讲长征经过,讲红军故事,搜集、演示长征图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长征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红军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

猫巷****忠娟
5页
2024-10-2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教案 北师大版.doc

秦帝国的兴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生讨论,了解秦朝统一的背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了解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及结果,即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3、探讨秦朝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4、通过阅读“秦朝疆域图”,并绘制示意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1、通过识图,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基本史实。2、通过对“纸上谈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

雅云****彩妍
2页
2024-10-25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收复新疆.doc

收复新疆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掌握新疆行省设置于1884年能力训练过程方法综合理解新疆伊犁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重要性联系归纳联系两汉设置西域都护、隋唐有效管辖突厥、乾隆年间在新疆平叛和1884年新疆行省的设置,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许分裂或侵略识图填图根据新学案认识伊犁、喀什噶尔的地理位置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要坚决捍卫她思想意识要充分肯定那些抗击外侮、保卫国家的历史人物,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教学重点左宗棠收复

书生****22
3页
2024-10-25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4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doc

百家争鸣【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学习目标】1.知道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诸子百家的主张。2.探讨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3.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古代先贤的智慧。【学习重点】1.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2.老子及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学习难点】如何认识和理解诸子百家在当世和后世的影响。【学习过程】本课内容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交流---百家争鸣孕育雏形”。第二部分为“碰撞---百家争鸣大放异彩”。一、交流---百家争鸣孕育雏形1.

努力****幻翠
6页
2024-10-25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doc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观察《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铭文》《刻有文字的甲骨》《甲骨文字形举例》等图表,了解史实,思考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

一只****生物
4页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