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笔记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2、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3、世袭制:1)开始:禹死后,其子启即位2)含义: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3)方式:商朝: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4)评价: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4、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地方中央:国王统率官员治




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综合测评人民版选修1教案[5篇]第一篇: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综合测评人民版选修1教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综合测评人民版选修1(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本试卷共6个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方的工业革命虽然一方面为俄国提供了效仿的实例,但另一方面也给更多的传统部门的结构化调整带来巨大的阻力。西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使得它们对于俄国的木材、大麻、油脂(后来逐渐发展到谷物)的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然




高中历史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第一篇:高中历史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历史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一、理论依据:复习课是高中教学中常见的课型,它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已学过的学科知识技能并将其系统化、条理化的必要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弥补教学不足,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高中历史内容较多、体系复杂,因此,上好高中历史复习课,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历史复习课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复习目的不明确,想到那复习到那,无法完成复习任务;二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新授课的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




高中历史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案人民版2教案第一篇:高中历史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案人民版2教案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设计思想:《历史》新课程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宗旨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怎样才能把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呢?我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营建一个开放而又民主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高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正文:高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高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高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篇1这次我十分有幸参加了为期三天的xxxx省历史骨干教师培训。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让我这样一个年轻教师有幸聆听专家、教授及杰出同行们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新思路,这为我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与启迪。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的.确,在这为期三天的培训中,我收获很大,真是不虚此行。本次培训形式丰富多样,专家引领、同行探讨、各抒己见,目的




高中历史原因类答题技巧第一篇:高中历史原因类答题技巧历史原因类试题答题技巧原因类:①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个方面。②区别:背景的范围最广,原因或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原因注重主观性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注重客观性原因,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③通用:有时三者可以通用,即:背景、条件也是原因。④答题角度与常用术语:A.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文化背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高考真题第一篇: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高考真题园地原创严禁转载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选择题:2011年题组(无)2010年题组1.(2010〃北京文综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荀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1.D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主流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先秦法家理论家是韩非子,而汉朝时使儒家成为统治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笔记第1课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距今一万年左右原始发展:距今七八千年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的产生活方式:经常迁徙生主要作物:最早培植水稻和粟2)农业工具:出现青铜农具(很少使用)以及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等商周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时期主要农作物:西周时培植出粟稻稷黍麦桑麻等(后世主要农作物都已存在)的农业生活方式:开始走向定居·耕作方法的演进过程: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石器助耕——商代出现青铜农具,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




高中历史《第七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第一篇:高中历史《第七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第七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一、课程内容分析(一)本课概述本课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东方的诱惑(即原因和条件)、开辟新航路(即经过)、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即影响)。本课内容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起着承上(资本主义的萌芽)起下(欧洲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的过渡衔接作用。作为在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第七课)内容,也起着启下的重要作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




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9第一篇: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9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A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贡献。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




高中历史一年级第一单元检测第一篇:高中历史一年级第一单元检测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A卷基础知识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学校:海南南方民族艺术学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07·上海历史)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5篇模版)第一篇: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8.(2009届舟山二中第二次测试试卷)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下列文物图片必修二第一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2009届山东菏泽联考试卷)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B、铁农具、牛耕的出现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2.(2009届广东省六校




高中历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第一篇:高中历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湖南省蓝山二中2014年高中历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维的能力;通过欣赏名画、历史小短剧等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鉴赏艺术中凸现探究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辨正地认识商业的产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即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认识到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第一篇: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启蒙运动——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记住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理解启蒙运动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启蒙运动的影响,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国启蒙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分析,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主要启蒙思想家的主张。【难点】启蒙运动的影响。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法




高中历史第24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学设计岳麓版必修1第一篇:高中历史第24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学设计岳麓版必修1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第24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学设计岳麓版必修1教材分析本科是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的内容,本课内容在中国近现代中的地位很重要,并且与现实结合比较密切。主要介绍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三个问题。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史实中理解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岳麓版必修3第一篇: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岳麓版必修3历史巩固学习资料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学重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论述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深化的表现教学内容导入当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对民主共和的美好憧憬的时候,然而却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深入到文化心理层面,最终形成有一次民族反思。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条件(1)政治: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侵




高中历史期末复习教案:世界近代史复习教案人教版第一篇:高中历史期末复习教案:世界近代史复习教案人教版(4课时)一、世界近代史知识体系(一)科技革命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手工工场时代(16-18世纪):工业化的准备阶段(1)世界近代史始于16世纪以16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根据的是生产力标准。世界近代史指的是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虽然早在14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到16世纪才形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诸如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




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第一篇: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探讨它与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之间的关系。(2)理解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认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3)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




高中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高中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案第22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史实;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的阶段特征和党的主要活动以及不同时期党的土地政策。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图片、地图、文字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疑难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