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7.6千字
约14页
0
2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为做好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报告的准备工作,市人大财经委、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财经委委员、市人大代表以及有关工作机构负责同志,对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和座谈调研。现场视察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社保服务大厅、电话咨询中心、XX县区人力资源市场以及南京软件人才培训实训基地;召开座谈会先后听取市人社局、发改委、财政局、农工委、总工会等五家单位,XX县区、XX县区两个区政府以及XX县区双塘街道关于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专题汇报;深入江宁、溧水两个区,重点调查了基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开展情况。视察调研以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创业带动就业等内容为重点,涵盖了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工作平台,调研结束后,我委对调研情况进行了汇总梳理和分析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促进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一方面坚持通过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以增长带动就业,另一方面通过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有力地保障就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基本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和工作机制。我市始终把促进就业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一是基本确定了市场导向的就业制度,“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就业方针在我市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二是全市就业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三是把就业工作放在全市工作大局中统筹谋划,把促进充分就业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幸福都市建设”的重要考核内容,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调整就业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责任。(二)推进积极就业,鼓励创业政策体系建设,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我市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等政策的同时,结合南京实际加快就业政策体系建设,推进就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促进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20**年7月,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意见》,《意见》从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创造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实现更加稳定的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供更高质量就业服务、实现劳动者体面就业和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提供保障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使我市就业政策更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市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撑。各区就贯彻文件均相继制定配套实施意见,市人社、财政、税务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实行重点人群就业援助工作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和制度规定,较好地实现我市就业政策和工作制度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三)积极实施城乡就业统筹发展,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目前,我市已建立起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促进就业体系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平台,基本形成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为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服务。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基本实现城乡就业规划、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管理、创业服务“五个一体化”。健全和完善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起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分布更加合理,服务功能得到有效增强。当前,街道(镇)和社区(村)等基层平台具体承担着劳动力资源调查、动态跟踪服务、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求职资源、技能培训、困难就业人员援助等就业服务工作,在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中发挥了较好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完善了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了服务手段的信息化。截至目前,我市101个街道(镇)建立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所,共有服务工作人员661名;全市1255个社区(村)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配备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3027名,基本做到了全覆盖。(四)切实采取保护性政策措施,加大了对重点人群就业保障力度。一是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组织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见习实训,提高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通过开展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专题招聘活动,最大限度满足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需求,全市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5%以上。对南京籍特困职工家庭、低保家庭毕业生实行重点推荐、优先安置,优先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向困难家庭毕业生推荐。通过每年购买基层公益性岗位,重点帮扶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当年困难家庭毕业生100%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关于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文档大小:2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