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2.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毛泽东在开国大典前的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对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请用史实说明上述观点。








当时修筑长城目的?第14课钢铁长城1、我国的第一支海军是哪支?它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军兵种阶段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海军建设突出成就导弹驱逐舰核潜艇海军的多兵种旧中国国力较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而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后盾,也有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国防力量。空军的建设王海击落敌机4架,击伤5架合作二:军兵种阶段歼五风采飞豹——中国空军新领域空军的建设射程小于1000公里为近程导弹射程在1000~3000公里为中程导弹射程在3000~8000公里为远程导弹射程大于8000公里为洲际导弹1、我国在什么时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4.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周恩来总理与尼赫鲁日内瓦会议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外交政策1.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




《望大陆》—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澳门问题的由来三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等到达夷洲,密切台湾与内地联系台湾问题的由来香港市容澳氹大桥台北市容—“一国两制”的提出仔细阅读教材第一目四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历史意义?合作探究1:请结合刚才的视频和下列两则材料,分析中国成功收回香港、澳门主权的原因有哪些?请思考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1987年10月台湾方面宣布:允许除现役军人和公职人员以外的台




一、海、空军的发展壮大1.海军诞生:1949年4月,在起义的原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的的基础上,建立了华东军区海军,人民海军诞生。组成:1950年,人民解放军海军领导机关正式成立先后建立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开国大典上受阅先导部队——人民海军1949年10月1日肖劲光1903.1.4~1989.3.29湖南省长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发展:60多年来,人民海军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水面舰艇、潜艇、海军防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合成的初具现代化水平的海上防御力量航母: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圆满




第四章第六节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旳发展一、隋唐时期民族关系旳特点及原因2.原因A中原地域经济文化旳高度发达B唐朝统治者开明旳民族政策。C唐朝旳盛世局面,唐朝国力旳强大。因为唐政府对周围少数民族地域实施了有效管辖,唐朝前期旳疆域空前广阔。3.唐朝前期旳疆域二、突厥旳崛起和衰落4.唐朝对东西突厥地域旳管辖。①唐太宗大败东突厥,建都督府。东突厥在隋末唐初势力很大,拥兵百余万。颉利可汗不断向南进扰,劫掠财物、人口。以致唐初有人向高祖李渊提议放弃长安,迁都山南以避突厥。唐太宗命李靖率军十余万,分六路攻打东突厥。生擒颉




满江红岳飞,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人。从小天资聪悟,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十一岁随刀枪手陈广学武艺,成为一县无敌旳枪手。后拜周同为师学射箭,练就了能挽弓三百斤,左右开弓箭无虚发旳本事。二十岁,首次参军,带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二十四岁,转入开封宗泽部,带兵一战汜水关,二战竹芦渡,清水亭一仗杀得金兵横尸十五里,斩获金军大小军将首一百七十五颗,在建康南面旳牛头山设下伏兵痛击金兵,斩首三千余,生俘三百余,收复了大片国土,岳家军威名大振,人民感恩岳飞,为他建了生祠祭祀。绍兴三年春,岳家军巳达一万八千人。




课题第14课难忘九一八主备人课型新授课时时间分管领导验收结果第周第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原因、经过和严重后果;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2.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各界的态度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3.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增强爱国、爱党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导入新课:组织学生了解一组新闻:1、在去年“九一八”前夕,曾担任辽宁省




第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三、学情分析作为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心智还不很成熟,尚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但好奇心驱使他们思维活跃、乐于表达、求知欲望强烈,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便于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片、小故事等资料入手,抽丝拔茧,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不利因素是他们学习历史课程的时间还不长,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识积累有限,本课涉及民族问题较多,学起来不那么容易。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通过学习了解匈




课题第11课北伐战争使用人编号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主备人日期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学法阅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讲述等教法歌词导入法、分析讲解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讲述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导入新课回答问题激发兴趣




劫难中的抗争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分裂走向大治的历史时期。隋朝虽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一统,但后期的残暴统治弄得民不聊生,最终在人民的反抗中土崩瓦解,随后建立的唐朝,其前期统治者认真汲取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施德于民,历数代而至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治世、盛世局面。本课以唐太宗为中心,以贞观新政为主要内容,展示了初唐政治画卷。2、学情:通过影视作品,学生对于唐朝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如唐太宗、魏征、玄武门之变等比较熟悉,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程目标: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通过学生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指导学生讨论西藏解放的策略,培养其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或相关的影视资料,分小组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组织学生讨论中央解决西藏问题时,为什么要一面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认识历史




课题中华姓氏的由来课型综合教学目的1.了解自己姓氏的由来,从而探知中国姓氏的起源及姓氏的种类、内涵。2.获得亲自参与历史探究的体验,激发探究历史的兴趣与欲望,产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的心理品质。重点查阅、收集相关历史资料。掌握姓氏的有关知识。难点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不同方式表达探究结果的能力教具教材、课件学具收集的资料时间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2分钟3分钟30分钟组织教学导入活动内容整顿纪律,调整多媒体,检查资料准备情况,上课,师生问好。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入主题。引言:世界上许多文化早已同创造它们的种族一起




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课程标准2-3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3-1描述社会生活中某种制度的延续与变迁。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5-3选择具体事例,展示女性在历史上的贡献,领会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教学要求1.通过国家的出现、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出现和形成。2.通过分




第14课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教学目的:基础知识人民解放军粉碎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国民党全面出卖国家主权。四大家族肆意掠夺人民财富。蒋介石非法召开伪国民大会。全国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台湾“二·二八”起义。思想教育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全面内战,是由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一场反共反人民的战争。解放战争第一年,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其基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作战方法的结果。国民党反动派为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对外出卖国家主权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目标解读】【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初步认识中国的政治制度;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提高历史分析能力;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提高研读历史资料的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历史情景想象过程与方法观看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讨论中华人




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搏的能力。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的大体情况。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提高阅读、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收集抗美援朝有关材料,学习通过收集、调查获得资料的方法。通过阅读材料、分析、讨论、交流,加强对土地改革的认识及对中国抗美援朝胜利初




兰州三十四中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命题特点完形填空对于解题旳能力要求英语完形填空解题环节按词类分:1.实词按词类分:1.实词按词类分:1.实词按词类分:2.虚词按词类分:2.虚词按词类分:2.虚词按词类分:3.词组例8:(词组)We__1_aboutwhenmanfirstbegantousesalt,butwedoknowthatithasbeenusedinmanydifferentwaysthroughoutthehistory._2__,itisrecordedinmanybooksthatpeop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