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祖国统一大业1842《南京条约》——香港岛澳门被葡萄牙强占的过程为什么说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A、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中美英三国)B、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中美英苏)C、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D、与中国建交的150多个国家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历史之源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统一之策一国两制大陆:实行社




中国近代基础知识梳理(五)4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联系与区别:a联系:(1)发生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针对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而发起的;(2)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思想大解放和救国救民道路的运动。b区别:项目领导阶级不同指导思想不同影响不同运动的基本力量不同新文化运动激进民族主义知识分子民主与科学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追求科学与民主,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以知识分子为主五四运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第一单元方程设计:刘海燕等式与方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以及练习一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等式,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2.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发展抽象思维。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教学




人事并举·图文并茂·内精外活·一气呵成——评李巍老师《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课李明海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高质量的示范课(总评)1、内容——人事并举;2、形式——图文并茂;3、材料(史料)——准确典型;4、课堂(气氛)——活跃开放;5、逻辑——严密紧凑;6、过程——自然流畅。历史人物要讲活讲透,讲出历史人物创造历史的细节!着力培养勇于担当、敢于挑战、善于创新的人才。恩格斯说:“……在人类发展的一切阶段上,历史的进步整个说来只是极少数特权者的事,广大群众则不得不为自己谋取微薄的生活资料……”(恩格




课堂测验:洛东周阅读书本p27,找一找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红色横线标出的内容,又反映了当时周王室面临的一种什么变化?被迫迁都到洛邑后的周王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周王室的困境:周王室衰微的表现:三、诸侯争霸楚庄王齐越三、诸侯争霸




表现表现表现高考回望明晰重点主干回扣知识整合自主学习(2017全国Ⅲ卷)2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图4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对接高考[提示]观点一是视宗族为现实社会对立物,以负面评价为主;宗族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背道而驰;易破坏乡村社会的正常秩序,从而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观点二是视宗族为中性社会组织,对其功能做正负双重性质评价。浓浓的亲情既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润滑剂,




感城中学七年级历史科第二次月考测试题(时间:8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座位___总分___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3分,共4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满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实行的统治政策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2、秦始皇在中央政府设置的官职有:()①丞相②县令③太尉④御史大夫⑤郡首A、①②③④⑤B、②⑤C、①③④




第二单元位置教材简析:《位置》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课通过对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景,帮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因此,本单元进行集中教学。帮助儿童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学情分析:对于“上、下、前、后”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到,可以尽量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左、右”则需教师引导学生从以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标志为




第一组单元主题:美丽的自然景观单元内容: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4、火烧云语文园地一单元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3、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单元教学时数:13课时、1、观潮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说课流程1公元前770年,秦始建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开始强大。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巩固统一成果,秦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秦始皇建立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之后历代王朝的基本政治体制;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文字的统一,对汉字的演变及文化发展影响深远;“焚书坑儒”的文化政策,也为历代王朝实行文化专制专制主义开了先河。秦始皇在一系列拓边政策胜利




秦末农民大起义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王朝,秦朝的强盛大大超出以前的朝代,但其强盛建立在暴政的基础上,统治者提倡国家至上,漠视民生、轻用民力、迷信严刑峻法。秦朝的暴政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地方上反秦活动不断出现,秦朝很快走向覆亡。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也开辟了劳动人民反抗暴政、反抗阶级压迫的武装斗争形式。(5)、陈胜、吴广为何起义?(1)、陈胜、吴广为何揭竿而起?秦的措施与速亡乌江刚愎自用,依赖武力,众叛亲离实力削弱。课堂小结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




“走进法治天地”教材解读TableofContents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逻辑架构分析教学建议指导教学建议指导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资源拓展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说课说课提纲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评价设计教学设计特点谢谢!




《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北京朝阳区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王凤燕一、教学背景教材分析《明朝的统治》一课是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第1课。新教材将旧有的“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内容拆分,明朝单独1课,补充经济内容。本课通过介绍明朝建立、废除丞相的官制改革和八股取士等,突出反映明朝皇权强化的特点。一方面,君主专制的强化巩固明朝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使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体现单元主题“统一和发展”。另一方面,将整个国家的命运与皇帝个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湖北省武汉市解放中学李巍目录壹学科知识综述贰教材分析叁学情分析肆教学目标伍教学流程壹学科知识综述司马迁《史记》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吕思勉《秦汉史》钱穆《秦汉史》翦伯赞《秦汉史》安作璋《秦汉史》田余庆《秦汉史》林剑鸣《秦汉史》学科知识综述从逝去二千余年的秦汉帝国的历史活动中,追寻仍存活于中国文化中的中华大一统的价值理念,是一种既饱含历史文化情感,又蕴涵历史文化理性的双重探索,同时也承载着21世纪中国人的历史情怀、文化担当和对当今现实世界的深层思考。贰教材分析单元知识解读本课选自于




《第八次》教学反思教学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深深感受蜘蛛、布鲁斯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失败的态度,从而对他今后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上完这堂课,总体来说板块比较清晰,教学过程比较顺畅,基本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学并不是完美的,特此反思如下:反思:1、在本次教学中,我重视以语言文字为本,培养学生抓词语来理解文章的能力。在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写蜘蛛结网过程的部分。我先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蜘蛛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然后抓住文本语言精炼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找出重点词语,来体会蜘蛛结网时艰辛




皇帝的新装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世界著名童话大师。代表作:《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学习目标: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皇帝的新装炫()耀陛()下御()聘()骇()人听闻头衔()滑稽()钦()差()大臣称()职3、释义: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称,适合,相当。精致:精巧细致。呈报:报告(上级)炫




不能告诉你主备教师:王小萍教学内容:唱《不能告诉你》教学目标:1、能够整齐地演唱歌曲《不能告诉你》,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2、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难点: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与学习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你认识雷锋吗?你做过哪些好人好事?二、新歌教学1、聆听歌曲,歌曲告诉我们什么?2、再听歌曲,歌曲分成几部分?3、学习第一部分。教师带领学生熟读歌词,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歌词内容。4、学习第二部分。(1)用TI-TI和TA读准节奏(2)边读边拍(3)拍手读歌谣(4




北师大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北师大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北师大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北师大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北师大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北师大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北师大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北师大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北师大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北师大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北师大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北师大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北师大出版社五年级|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