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高等教育
金融/投资/证券
医药卫生
汽车/机械/制造
外语学习
报告/分析
法律/法规/法学
研究生考试
电子工程/通信技术
经济/贸易/财会
建筑/施工
幼儿/小学教育
中学教育
文学/历史/军事/艺术
资格/认证考试
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学术论文
行业资料
办公文档
生活休闲
高中历史教学七大史观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七大史观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反思XXXXXX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反思教师:XXXX所任学科:历史所任班级:高二5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教学反思XXX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5班的班主任工作,同时在高二历史教学中,为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海洋里感受到探索与思考的乐趣。力图发挥历史学科的启智与育人功能,我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以生动而充满时代精神的历史事迹去吸引他们,让他们感到学习历史能丰富自己的学识,开阔自已的眼界。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反思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反思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反思历史学不仅是人文科学与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而且还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历史教育所要给学生的有两样东西:知性与德性。所谓知性,就是给学生以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作为他们今后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必要的历史资源。这就一方面要求历史教学必须具有历史知识的准确性与系统性,这与史料史实有关;另一方面要求历史教育必须在总体认识与全局把握上具有深刻性与内在逻辑性,这与历史观有关。所谓德性,就是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赖以安身立命的价值
高中历史必修笔记之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5篇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笔记之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1840——1842鸦片战争政治: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1839年6月,虎门销烟)背景:1.十八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2.清朝政治腐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3.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在地主手中4.在中英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1840年6月鸦片战争开始琦善赴广东议和议和时,英国于1841年占香港岛清军满族将领
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第一篇: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2010年9月高中新课改将在我省全面展开,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时代的教师,除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培训外,还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了解新课改的相关精神,特别是对课改中高中历史专题式教学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一、新课改要求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人们对教师在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第30课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本课内容有三个部分:联合自强的西欧、崛起中的日本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组织。由于这三种力量的冲击,两极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2)第29课所讲述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冷战’”,是本课的背景,第32课“两极格局的瓦解”是本课内容的延伸,具有承前
高中历史教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高中历史教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在这个年级中,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能踊跃回答教师的体温,但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即使基础较好,也不能很快进入状态。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
高中历史教师培训小结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师培训小结江苏省高中历史教师培训小结睢宁县官路中学许克江金秋九月,我非常幸运地参加省历史教师培训。短短5天时间,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开阔了我的视野。近距离的聆听教授级专家老师讲座,与各位同行交流。离开大学多少年后,再次受到大师级专家的文化熏陶,心灵受到启迪。我受益匪浅,又颇感震撼,为自身与授课老师的差距感到震撼。周建忠教授《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作为培训开场,所谓“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告诉我们要端正和坚持自己的品
高中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师工作计划高中历史教师工作计划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历史教师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高中历史教师工作计划1一、班级基本情况本学期担任高二年级两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本年级为首批实行新课改的年级,使用人教社新教材,并将面临新的学业测试和新的高考。本期教学任务为完成选修一、选修三的新课教学,必修1-3三本历史教材复习,迎接全省学业测评考试。二、基本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正文: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1在20x—20x学年度下学期,本人担任高一(1)、(2)、(8)、(9)、(10)五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这五个班中,除了(8)班系重点班之外,都是普通班,其中(1)、(2)、(10)三个班的历史基础很差,在上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分均排在最靠近尾数,(9班)为中上,(1)班排在第25名,(2)班排在第26名,(10)班则为倒数第一。总体来说,学生的历史科整体基础都不是很好,良莠参差。教学中,既要让普通班的学生能听明白,又要让重点班的学生能吃的
高中历史教师期末教学工作总结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师期末教学工作总结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师教学工作总结非常感谢校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各位同仁的帮助,使我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圆满完成,针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做如下总结:一、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规划,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
高中历史教师述职报告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师述职报告我叫xxx,男,生于1969年7月,中共党员,1987年7月毕业于岳阳师范学校,1992年6月自学考试取得湖师大汉语言专业大专文凭,XX年6月取得湖师大汉语言专业本科学历。1999年8月评为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君山区许市中学。本人任现职以来一直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现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政治思想素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
高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正文:高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高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高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1本学年度的教学工作已基本结束,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年的工作小结如下:一、日常教学方面本学年度,本人担任高二年级历史与高三历史的教学工作,虽然我工作已经八年,但是由于学生水平差距较大,而又刚刚接触新教材,教学理念与教学体系都是全新的情况下,我在教学工作中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如何吃透教材,如何将教材的内容上下联系,如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等等问题。针对这
高中历史必修三总结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三总结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和早期儒学1、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孔子强调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合集)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由高中历史学科性质谈课堂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教材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符合与时俱进,科学求真的原则。远古是现在的历史,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历史纷繁复杂,角度众多,观点纷纭,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有新的发现。教育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初高中的衔接,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功能的发挥,国家的历史教学大纲的制定,编写人员的安排等,都会影响教材的编写。所以作为历史教师,要审慎的研究教材的性质特点,悟透学习目的,以指导教学。新教材有三大特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专题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专题2010级历史学专业学号:100301024姓名:瞿文琼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内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3(必修)》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材分析】本节是本单元第二课,本课分为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和元曲已经明清小说三个方面,系统地讲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的不同发展形式。《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
高中历史必修三新文化运动虚拟教学情境设计。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三新文化运动虚拟教学情境设计。一本小册子带给王二芹的人生际遇王二芹,二十世纪初上海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儿,有一个在北大上学的哥哥。父亲做点小生意来供给哥哥上学的费用和一家人的生计所需,她和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在王二芹十七岁之前,她的人生似乎是规划好的。跟母亲学女工、做家务,然后找个合适的人嫁了,如此一生。但命运还是在她十七岁(1917年)时给她带来了新的人生际遇。(一)哥哥归来(1917年)听说哥哥要回来,全家都格外高兴。哥哥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并且自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9课讲稿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9课讲稿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打开PPT。【导入】上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什么时候确立起来的?跟什么文件有关?(1689年《权利法案》)为什么说《权利法案》使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英国的国家元首是„„有无实权;最高行政首长是„„内阁是怎样产生的?如果议会和政府发生矛盾怎么办?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典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另一种政体——总统共和制的典型——美国。“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论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论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论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论文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而其根本在于课程教材改革。课改的基础是加强师生的互动,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突破口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核心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教师应当以历史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努力构建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教学。一、新课程改革,呼唤创新课堂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它要求人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浅谈高中历史新课改中的尝试教学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浅谈高中历史新课改中的尝试教学浅谈高中历史新课改中的尝试教学随着新课标的改革,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百花争艳,但一些教师仍感叹教学的效果不尽人意。我们知道,历史教学的目的也是最大值地获取书面信息,培养学生对史实材料的分析、理解、概括、表达等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需要不断地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本文就“尝试教学法”在高中历史复习中作一些探讨理论历史教学应用教学效果教学创新尝试教学理论萌芽于1980年开始的尝试教学法实验。尝试教学理论是“尝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