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语文教案_2350.docx / 文档详情
语文教案_2350.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6
约1.6万字
约37页
0
3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教案_2350.docx

语文教案_2350.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

(荐)语文教案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问题预想)道指什么?什么是自然之道?二、初读课文,概括故事。1.了解主要内容。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然之道?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族游,因救一只幼龟,而伤害了许多只幼龟。随机板书:游客、向导)2.理清线索。从同学们的话中老师知道,我们和同伴本想救幼龟反而伤害了幼龟。请大家迅速浏览课,看看文中哪几节写了救龟?(3、4节)哪几节又写幼龟受到伤害的?(5至8节)3.学习词语读了一遍课文,同学们抓住了主要内容,理清了线索。文中有一些好词语值得我们积累,老师请大家读一读。踌躇不前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争先恐后气喘吁吁响彻云霄同学们,这些词语中要注意哪个字的读音?三、学习“救幼龟”。1.“踌躇不前”在文中是形容谁的?同学们找到那个句子,读一读,再联系上文想一想什么是“踌躇不前”?(欲出又止)2.正在这时,一只嘲鸫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幼龟的生命受到威胁。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是呀,怜悯之心人皆有之,谁能忍心见死不救?)3.自由读第4节,画一画游人和向导的不同表现。(1)游人:紧张焦急(2)向导:极不情愿多媒体出示: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朗读体会若无其事)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四、自学“伤害幼龟”。一只可爱的幼龟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接着发生的事却出乎意料。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5至8自然段,这四个段落中一定有一些句子能引发你深刻的感受,请你把这样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做一点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1.学生读书,批注。2.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随机出示重点句子。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结队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想一想幼龟鱼贯而出的场面是什么样?读读下文,幼龟为什么会鱼贯而出?)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你想到什么?)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朗读指导,体会“悲叹”,再说一说向导为什么而悲?)指名读——生评(怎么样?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指名读——全班读五、小争辩。1.学到此,让我们再回头读一读向导最初说的那句话。(多媒体出示)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①读②这句放看似普通却意味深长。同学们,联系向导后说的话,你有什么问题?(多媒体出示)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还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正方:赞同反方:反对六、启示。1.现在让我们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学了这课你现在最想说什么?2.自然界处处都有规律,我们要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出示图片)3.谁还知道这们的例子?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启示。顺应自然,遵循规律,才能保护自然,造福人类。板书:自然之道游人:紧张焦急——震惊悔恨向导:极不情愿——悲叹……“救”害!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议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语文教案-17捞铁牛。2、朗读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3、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议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捞铁牛》,板书课题。“捞”:东西掉到哪里用“捞”这个词呢?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谁捞的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二、自学生字新
查看更多
康平****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语文教案_2350

文档大小:3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