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鹦鹉曲》赏析.docx / 文档详情
《鹦鹉曲》赏析.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8
约898字
约2页
0
1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鹦鹉曲》赏析.docx

《鹦鹉曲》赏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鹦鹉曲》赏析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鹦鹉曲》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鹦鹉曲》原文侬家鹦鹉洲边住①,是个不识字渔父②。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觉来时满眼青山暮③,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④。注释①鹦鹉洲:在今武汉市汉阳西南长江中。②父:对老年男人的称呼。③觉来时满眼青山暮:醒来时感到满眼青山都染上了暮色。④甚也有安排我处:甚,此处做“是”讲。指天公安排他作了渔父。译文我家就在鹦鹉洲旁居住,我是个不识字的渔夫。乘一叶扁舟任它在浪花里飘流,在江南烟雨蒙蒙中酣然睡名。醒来时天晴雨住,满眼青山更加苍翠,抖动着蓑衣回去。看来是从前错怨了老天爷,真是也有安置我的去处。赏析这是元代文学家白贲所作的一首小令。乍看该曲是礼赞隐逸生活,实则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说自己是个不识字渔夫实为对社会的愤激之语。以下所描绘的自由自在的渔父生活,也可作如是观。“算从前错怨天公”的“算”字,是习用的勉强承认的词。“错怨天公”作者是怨天公没有给他安排一个能够发挥才能的地位。“甚也有安排我处”也并非从心里表示满意。此处“甚”字,也是带有勉强承认的语气,实质是对天公的安排,极大不满,暗含着怀才不遇的怨愤。这种情绪,在元代一般汉族文人中普遍存在。当时,在民族歧视政策下,汉族文士多不能为国所用。白贲自然亦然,只是作些地方小官,且为时短暂。这支曲道出了当时一般文士共有的心声。作者简介白贲,原名征,字于易,后名贲,字无咎,号素轩。先世太原文水人,后移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先为中书省郎官,延祐(一三一四--一三二○)中出任忻州(今属山西省)太守,至治(一三二一--一三二三)间为温州路平阳州教授,历常州路知事,后为文林郎南安路总管府经历。约卒于天历(一三二八--一三三○)间。父珽,字廷玉,长于文。白贲能画,作花古雅,可追徐熙、黄荃、钱舜举。又工曲,所作小令〔鹦鹉曲〕极有名,后多唱和者。
查看更多
和裕****az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鹦鹉曲》赏析

文档大小:1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