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洲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1.2万字
约21页
0
3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加快洲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加快洲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加快洲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民生产业、“无烟产业”,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株洲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株洲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市政协党组报经市委批准后,由贺夏盛、申玉华两位副主席牵头负责,文教卫体委员会具体承办“加快株洲文化产业发展”课题调研。调研组在刘岁文主席的亲自指导下,从2月至5月上旬,深入市文广新局、株洲日报社、株洲广播电视台、市艺术剧院、群众艺术馆、市文联、市国土局、湘江建设公司以及醴陵、炎陵开展调研,实地考察了湖南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株洲新华书店、中南文化用品市场、株洲书城等多个文化产业经营企业和xx区恐龙化石遗迹、河东解放街老街,召开座谈会10多场次,并赴自贡、沈阳、锦州、长沙等地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文化资源独具特色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株洲是一座1951年由7千人发展起来的移民城市,同时又是农耕文化的传承地,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交叉兼容,成就了包容性很强的文化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厚重。株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农耕文化的创始人——炎帝神农氏陵寝地。炎帝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其足迹和遗址广布株洲各地。炎帝文化得到海内外华人的崇尚。株洲古称建宁,三国东吴在此设建宁郡。境内古遗址极为丰富,如恐龙化石遗址、漂沙井磨山文化遗址、茶陵枣市独岭坳文化遗址、炎陵龙渣瑶寨遗址、五代马王故城遗址、北宋金州故城遗址、三国建宁故城遗址、南宋茶陵城旧址、醴陵古城遗址、醴陵南桥鞭炮作坊遗址、楠竹山窑址、窑下湾专窑址、沩山窑大遗址等。位于xx市郊的空灵岸,建于南北朝,当年杜甫携眷载舟游览湘江,四登空灵岸,并作《次空灵岸》诗;宋代大儒朱熹两次到株洲讲学,建宁街留有他与张轼分别时的“分袂亭”,“朱亭”也因他而得名;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为茶陵云阳山、灵岩寺、麻叶洞留下了一篇篇日记,记下了株洲的名山胜水。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近代,株洲是中国革命发祥地之一,堪称中国革命的摇篮,拥有一大批保护较好的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革命遗址。株洲的茶陵、炎陵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朱德第一次见面是在炎陵的十都;毛泽东亲自批准组建的井冈山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是xx县工农兵政府。毛泽东主持召开的扭转中国革命运动的一次严重危机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就在xx市徐家桥头的原协丰长绸店举行。株洲地区共留下了各类革命遗址97处,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著名的有茶陵工农兵政府旧址纪念馆、全国第一家红军标语博物馆—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立三故居、秋瑾故居等,株洲—醴陵—茶陵—炎陵已成为30条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第8条。工业文化久负盛名。株洲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又是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有的株洲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株洲工业创造了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等全国的100多个第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修建的株洲电力机车厂组装车间、电力机车党委楼、房产处办公楼、南风村,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三三一厂俱乐部、厂区办公楼、医院、防御炮台、南方宾馆、南华村等,以及展示现代高科技的电力机车等,都凸现出株洲工业文化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独特。株洲拥有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3个(朱亭镇、沩山村、中村)。xx县龙渣瑶族乡是长株潭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瑶拳、瑶服、瑶膳、瑶歌、瑶居”五瑶项目颇有特色。炎帝陵祭典、釉下五彩瓷等2个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槚山皮影戏、炎帝传说等6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龙渣瑶拳、苏区歌谣、思情鬼歌、南阳桥乡刘双喜漆画、堂市乡谭建强制鼓、蓝印花印染、阳升观庙会、茶陵湘剧剧种、“补锅”手工工艺、皇图岭豆腐制作、大蒜加工、朱亭镇邹桂文雕刻(木雕)、醴陵的《春锣》和《赞土地》等33个项目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发展民俗、旅游文化产业提供了极好的先决条件。二、文化产业来势看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以加快“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引领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顺利推进,文化产业领域逐步拓宽,文化产业总量快速增长,文化产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基础得到夯实。“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把发展文化产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文化提升战略的意见》、《xx市实施文化提升战略行动纲要》、《xx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文化提升”战略,以经济发展促进文化提升,以文化提升助推经济发展。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围绕打造“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目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关于加快洲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文档大小:3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