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技术实验报告第一篇: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技术实验报告重庆大学研究生专业实验教学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实验指导教师:学院:专业及类别:学号:姓名:实验日期:成绩: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离与纯化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2、了解倒平板配制土豆培养基的方法与平板划线分离的基本操作技术;;3、学习习近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其基本技能;4、初步观察来自土壤中的几类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并能判断菌的类型。二、实验原理1、培养基的种类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




土壤学试题库第一篇:土壤学试题库土壤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2、土壤肥力: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3、土壤母质:就是岩石分化后成为一种颗粒细小的并含有一定养分的疏松的质体。4、矿物:是天然的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化合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5、岩浆岩:地壳内的岩浆喷出地面或浸入地壳




土壤学实习报告第一篇:土壤学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是指各种人员实习期间需要撰写的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经历进行描述的文本。它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土壤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意义实习目的: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掌握土壤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实习意义: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二、实习任务和计划(1)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2)学会使用几种野




土壤学实习报(定稿)第一篇:土壤学实习报(定稿)青岛农业大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小组:组长实习组员:实习时间:指导教师:土壤学实习报告11022013-05月-21日实习报告一、目的要求:1.通过实习验证巩固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学习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方法和注意细节,回顾掌握土壤剖面性状观察的方法3.掌握土壤的野外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和自然条件的观察、描述、记载方法,为今后专业调查打下基础。4.进行地形地貌母质的观察与描述,使学生了解土壤与自




土壤学教学实习报告第一篇:土壤学教学实习报告土壤学教学实习报告(王益权刘军编写)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实习时间:实习小组:指导教师:西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学教研组第一部分土壤剖面特性描述与记载土壤剖面描述与记载表土壤类型发生学名称:系统分类名称:观测地点观测时间土地类型1.旱地2.水田农业利用方式土壤培肥情况成土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类型植被类型地形地势地下水土壤年龄1.年平均温度2.年降水量3.其它1.自然植被2.农作物1.海拔高度2.地形3.其它1.水位米2.水质成土过程主要过程次要成土过程侵蚀程度污




土壤学实习报告[推荐五篇]第一篇:土壤学实习报告土壤学实习报告引言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具有生态环境调控功能、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矿物质与有机质的疏松混合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自然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深刻影响着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土壤资源。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土壤学作为主要研




土壤学实习报告第一篇:土壤学实习报告土壤学综合实习报告专业班级:草业科学一班姓名:崔西甜学号:20105885一、实习目的意义实习目的: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掌握土壤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实习意义: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二、实习任务和计划(1)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2)学会使用几种野外工作需要的仪器、调查观测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3)土




土壤学实习心得第一篇:土壤学实习心得实习总结在这个学期之初,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土壤学野外实习。这三天,我们分别到花溪青岩古镇周围,花溪天鹅寨和南江大峡谷等地挖坑进行土壤剖面观察,主要分析了其土壤类型及其重要性质,主要包括土壤的pH,结构,颜色,含水状况,空隙度,质地,以及土壤中的新生体、侵入体、根系的状况。最后探讨了其土壤形成因素,并了解到了各个地点土壤的特征和属性。通过几天的实习,让我得到了巨大的收获是。第一,在野外能够锻炼自己的生存技巧,虽然第一天的时候吃了许多亏,但是,的确让我学到了许多。第二,懂




土壤学复习资料第一篇:土壤学复习资料1.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2.土壤有机质:泛指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残体、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合成和分解的各种有机物质。3.土壤热容量: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单位容积的土壤,温度每变化(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4.阳离子交换量(CEC):单位重量(kg)的土壤所含交换性阳离子(一价)的总量(厘摩尔数),简称CEC,单位是cmol(+)/kg。5.田




土壤学名山县实习报告第一篇:土壤学名山县实习报告土壤学名山县实习报告前言:实习指导老师:张锡洲老师吴德勇老师实习时间:2009年11月9日实习地点:雅安名山县实习目的:1、掌握野外观测土壤基本形状的技能,如挖掘土壤剖面的技术、划分土壤发生层能力、描述发生层特征的能力,野外测定土壤酸碱度能力以及掌握土钻使用方法2、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并了解其类型的形成与环境的关系3、通过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如通过对4个实习点的对比分析,加强了对土壤形成过程、形成因素的认识4、在实践中检验




土壤中有什么教案第一篇:土壤中有什么教案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一、教学目标1、知道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2、知道土壤中有非生命的水分、空气、矿物质和有机物。3、知道“借助于工具和科学方法,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活动是可以逐渐深化的”。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土壤的主要组成。难点: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的多种方法。三:教学用具有关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的测量、水、有机物和无机盐的实验仪器。四、教学课时3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出示西瓜的种子,如果我想让这些种子,生根、发芽、结果子,应该把它们种到哪呢?生:我们可以把它种到土里




土壤肥料教案-实验一第一篇:土壤肥料教案-实验一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一、实验目的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是搞好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分析结果是否具有应用价值、是否准确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可靠。二、采集土壤样品的要求1、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特殊的采样部位,采样点分布要均匀、多点和随机,可采用蛇形采样法、对角线采样法和棋盘式采样法(P111图实-1)。2、采样深度根据化验目的决定采样深度,一般采集耕层0~20CM的土样。3、采样时间根据化验目的决定采样时间。如果调查随时出现的问题,可随时




土壤思考题第一篇:土壤思考题1.土壤的颗粒组成及质地分类(P65)土壤的颗粒组成又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中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的组合比例,可由此确定土壤的质地;国内外使用多年的土壤质地分类制包括国际制、美国农部制和卡钦斯基制等,对比各种分类制可以看出它们都将土壤质地粗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类。2.土壤黏粒矿物构造特性及其类型划分(39、42)层状硅酸盐类和含水氧化物类是构成土壤黏粒的主要成分,土壤学上将此两类矿物称为次生黏粒矿物。构造特性:层状层状硅酸盐黏粒矿物一般粒径小于5μm,x射线衍射结果揭示其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土壤学II》学习指导——供大农学各专业用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教研室编二零一一年八月绪论一、填空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2、土壤圈处于()、()、()、()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和()。4、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按有效性可分为()、()。二、判断题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2、()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3、()土壤肥力的四大因




土壤学答案第一篇:土壤学答案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土壤学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题一答案一、1、土壤是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可通过人类生产活动加以改变的陆地疏松表层。2、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称为土壤质地。3、代换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代换量的百分数。单位体积自然状态的干燥土壤的重量,叫做土壤容量,单位为g/cm3。6、土壤中的无机颗粒或者有机颗粒,通过各种力的作用互相粘结起来的特性,称为土壤粘结性。二、1、有效肥力、潜在肥力2、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3、石砾、砂粒、粉粒和粘粒4、无机




土壤学实习报告(整理22篇)篇1:土壤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土壤圈是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地的土壤所组成的一种连续体活覆盖体,通过它与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的介质。土壤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大部分来源与土壤,故了解土壤,分析土壤,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维护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是提高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野外教学实习是土壤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土壤类型调查的基本方




土壤学实习报告第一篇:土壤学实习报告土壤学实习报告四、实习内容我们班于2013年6月30日开始为期6天的土壤学实习,当天下午首先进行了小组分组,将全班分为五个小组,我们是第五组,然后老师在室内为我们讲解关于实习的各项准备工作和这一周实习大概内容以及在实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各个事项等。(一)室内主要土壤类型剖面的观察与识别时间:2013年7月1日上午地点:贵州大学南区土壤学实验室上午的安排是在室内观察主要土壤类型的剖面。实验室有很多地方的土壤剖面,比如说广东的红壤(花岗岩下层)、云南的红壤(玄武岩)等。实验室




土壤学复习题第一篇:土壤学复习题1土壤: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2土壤容重:单位体积自然土体的干重。3土壤退化: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4土壤养分: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5SB: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6同晶代替:层次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他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7富铝化作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矿物发生强烈化学风化,铝。硅。铁和盐基物质发生分离,硅和盐基物质被大量淋失,铝和铁在土壤中发生相对富积




土壤学实习(五篇范文)第一篇:土壤学实习土壤学实习一.实习目的及意义土壤学实习,是土壤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习,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印证、巩固、充实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并激起学生对土壤学的兴趣和热爱。基于以上理由,我们于2010年9月20日至21日期间,对四子王旗和土左旗土壤进行了一次实习考察。二.实习内容土左旗海刘村和四子王旗的次野外实习,是我




土壤学实习心得体会第一篇:土壤学实习心得体会实习总结在这个学期之初,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土壤学野外实习。这三天,我们分别到花溪青岩古镇周围,花溪天鹅寨和南江大峡谷等地挖坑进行土壤剖面观察,主要分析了其土壤类型及其重要性质,主要包括土壤的ph,结构,颜色,含水状况,空隙度,质地,以及土壤中的新生体、侵入体、根系的状况。最后探讨了其土壤形成因素,并了解到了各个地点土壤的特征和属性。通过几天的实习,让我得到了巨大的收获是。第一,在野外能够锻炼自己的生存技巧,虽然第一天的时候吃了许多亏,但是,的确让我学到了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