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1教学实录北京版课后反思:“认识厘米”,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教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但具体比较操作与应用有一定难度。由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常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朦胧到明晰,直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感知、体验、实践、交流反思、产生情感从而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所以,要上好此课,必须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如何让学生认识“厘米”这一单位呢?片段一设计了用不同的“东西”测量课本,结果不一样,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呢?矛盾冲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需要。接着教师拿出直尺让学生观察,并辅以课件演示启发学生找出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cm的表象,为进一步认识厘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何将1厘米的教学转变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过程呢?活动中的找一找——初步认识刻度;量一量——尝试体验初步建立表象;比一比——感受新知,形成数学模型;想一想——抽象概念,建立空间观念;摸一摸——反思实践,应用数学模型;说一说——联系生活,拓展想象等环节都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经历、体验、想象,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感受,并形成1cm的空间观念,从而促进对“1厘米”认识。这种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构建所学知识系统。如何强化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呢?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直尺,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摸一摸、找一找、估一估”等活动加强个性化记忆和理解。如,摸出一支粗约1厘米的钢笔、厚1厘米的火柴盒,观察小手指一节的长……这些都是学生体验的结果。用蔬菜图估计长度,强调体验过程,把对1cm的体验最终落实在生活实践中。二度开发教材、灵活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反思,在反思中调整,在调整中建构。由于整堂课关注的是学生的体验,所以学生学得非常兴奋,兴趣非常浓厚,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这种变教材为“学材”,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习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体验”的空间,还使他们牢固地建构了1厘米的长度概念。

猫巷****雪凝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