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学/历史/军事/艺术 / 中国史
第5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近五年未考).docx

第页第5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近五年未考)唐王勃对应赏析文学常识王勃,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主旨归纳这首诗是王勃送别友人的作品,全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的悲苦凄凉、缠绵凄怆之气,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襟。写作特色全诗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满分精练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2.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答:3.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满分精练答案1.

hj****27
2页
2024-11-01
第2讲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真题精选.docx

第2讲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2019·青岛,T3,1分]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A)①统一六国②焚书坑儒③推行郡县制④统一货币、度量衡⑤修建陵墓A.①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⑤D.①③④⑤2.[2019·青岛,T5,1分]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B)A

hj****27
3页
2024-11-01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docx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目标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2.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中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教学重点1.黄海大战。2.《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教学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2.《马关条约》的影响。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1(歌曲导入)《七子之歌•台湾》中唱到:“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

hj****27
3页
2024-11-01
主题六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ocx

主题六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安徽十年真题命题点1经济的发展1.[2019安徽,2]下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2.[2009安徽,3]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D.“无徽不成镇。”(明清·

hj****27
2页
2024-11-01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docx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选择题1.日本吉田松阴在《幽室文库》中写道:“收琉球,取朝鲜,拉满洲,压中国,临印度……”从中确定的主要信息是(A)A.日本侵占中国是制定的侵略目标之一B.日本制定的最终侵略目标是侵占中国C.日本的侵略势力已大大增强D.清政府的腐败为日本的侵略提供了机会2.日本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又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是(A)①征服朝鲜②侵略中国③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④帮助朝鲜国家实现独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12点58分,定远号舰桥中弹,旗舰无法用信号旗指挥通信

hj****27
4页
2024-11-01
第六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oc

第六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9·兰陵一模)《明史职官制》记载,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D.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2.(2019·大庆中考)清朝皇帝继承明朝制度,继续加强皇权。以下清朝皇帝在位时期,在中央开始

hj****27
7页
2024-11-01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doc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一、选择题1.某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1912年1月1日,南京各大报纸刊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C.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D.各省的会议代表到临时参议院参加会议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创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揭开了近代中国崭新的一页。跨越时空,在这一年里我们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参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B.跟随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C.在报纸上读到清宣统帝下

hj****27
2页
2024-11-01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doc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一、选择题1.(2019安徽)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A.袁世凯独裁B.北伐战争爆发C.新文化运动D.黄埔军校创立2.(2019上饶模拟)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文以纪实,反对无病呻吟。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A.反对儒家学说B.宣传民主科学C.主张白话写作D.提倡平等自由3.(2019重庆)小王同学在学习笔记上

hj****27
3页
2024-11-01
第1讲 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docx

第1讲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考试内容考核要求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b长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d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和历史文化内涵c秦陵兵马俑的布局、阵容及其所反映的历史状况b秦陵兵马俑所体现的高超技术和艺术震撼力c一、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1.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朝代修建目的长城起讫地点长度或特点西东秦抵御匈奴临洮辽东郡五千多千米汉抵御匈奴盐泽辽东郡新修的汉长城超过一万千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明防范蒙古族、女真族嘉峪关鸭绿江畔全长六千多千

hj****27
9页
2024-11-01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doc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一.选择题1.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A.治理了黄河水患B.编著了《道德经》C.修建了都江堰D.开凿了大运河【分析】本题考查都江堰,知道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解答】据“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联称颂的是李冰,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都江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下面图片中的

hj****27
12页
2024-11-01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doc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选择题1.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这表明()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C.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解析新中国建国以后,提出“另起炉灶”等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不承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美国当时还没有与新中国建交,因此柯乐柏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是不会得到

hj****27
4页
2024-11-01
第二单元 水里有什么.doc

第二单元水里有什么4.水变咸了一、填空。1.把沙子放在水中,不管你怎么搅拌,过一会儿沙子都沉到水底。这说明。2.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的微粒,地分散到水里,不会的现象叫做。3.把几粒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搅拌后,水全部变红了。这说明高锰酸钾地分散到水里,变成,的微粒,也就是在水中了。4.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等气体,水中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二、我会选。1.下面不能溶于水的物质是()。A、食用油B、食盐C、高锰酸钾2.下面能被水溶解的物体有()。A、高锰酸

hj****27
2页
2024-11-01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docx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选择题1.东晋初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其中“马”和“王”分别指的是()A.司马昭和王莽B.司马炎和王维C.司马睿和王导D.司马睿和王猛2.南朝历史始于公元420年,止于公元589年,历经四个王朝,南朝是指()A.我国历史上四个大一统的朝代B.我国南方相继出现的四个王朝C.我国南、北方并存的四个朝代D.我国南方地区并存的四个朝代3.前秦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A.氐B.鲜卑C.匈奴D.羌4.一个生活在318年的建康人应该受哪个政权的管辖()A.东汉

hj****27
3页
2024-11-01
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doc

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条形统计图1、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画条形统计图时,可以用1格表示1个单位,根据数据的多少画出相应的格子数。2、条形统计图的优点:从条形统计图中能清楚、直观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知识点二、折线统计图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各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2、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折线统计图是用一定的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先要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知识点三、平均数1、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

hj****27
5页
2024-11-01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舍普遍采用西式建筑风格,而教会大学则按业主要求,在设计风格中融入了斗拱支撑的宽阔大屋顶、仿木混凝土柱、铁制花格窗等元素。这说明()国立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齐鲁大学A.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性B.中西方的建筑理念共通C.中国传统文化遭打击D.政局稳定利于教育发展答案A2.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B.洋人发明的火车C.轮船××局的轮船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答案

hj****27
4页
2024-11-01
第六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oc

第页第六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9·原创题)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A.明太祖B.明成祖C.顺治帝D.雍正帝2.(2019·宁德质检)清雍正年间,中枢机构发生重大变革,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其突出表现在()A.分封制的建立B.郡县制的推行C.丞相制的废除D.军机处的设立3.(2019·黄石中考)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hj****27
6页
2024-11-01
第四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doc

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9·重庆中考A卷)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A.余杭B.长安C.涿郡D.江都2.(2019·原创题)“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努力发展生产,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恢复发展。”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司马炎B.隋文帝C.隋炀帝D.唐太宗3.(2019·江西中考

hj****27
6页
2024-11-01
第三节 中国的气候.doc

第三节中国的气候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图”,完成1~2题。1.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月、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A.③和①B.③和②C.④和②D.④和①2.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太阳辐射差异②大气环流影响③距海远近不同④地形差异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②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秋景秋色差异甚大。下图中“三纵一横”四条线路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策划的寻访秋天的路线。读图完成3~4题。3.沿线路Ⅰ、Ⅱ、Ⅳ穿越甲区域时均能看到的景色是()A.亚热带

hj****27
5页
2024-11-01
第4单元 比[1].doc

第4单元比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教材50、51页及练习十一的4-8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2.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过程与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

hj****27
6页
2024-11-01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变迁.doc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变迁一、选择题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A.摆脱鲜卑贵族的控制B.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C.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D.解除对匈奴族的威胁2.如右表所示,这与北魏孝文帝的哪一项内容有关()鲜卑族姓汉族姓拓跋元步六孤陆独孤刘A.改官制B.禁胡服C.通婚姻D.改姓氏3.迁都是一个国家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A.盘庚迁殷B.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C.周平王迁都到洛邑D.苏维埃俄国首都迁到莫斯科4.4世纪后期,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B.前秦C.

hj****27
4页
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