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第1课中秋节学情分析本课为第二单元《我是中国人》的第一课。中秋节是中华民族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有过中秋节的习俗,也都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说法。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到过关于中秋节的零星认识或参与了部分活动,但是对于节日的来由以及民族的民俗风情和节日特色还体会得不够。本课通过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日期、中秋节的传说故事、中秋节的诗歌以及参与中秋节的文化娱乐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隐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引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⒈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




第2单元考点集训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1.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的计算正确的是()。36+69690-188236+4581(2)算式()的结果小于50。①80-32②38+13③92-292.列竖式计算。56+17=72-25=8+77=3.在○里填“>”“<”或“=”。52-4○5065+17○8075-36○75-4645+18○80-17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6+27+8=70-16-9=32+18-26=73-(17+29)=三、解决问题1.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欢




【精品】第5单元第3课时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




第二单元考点集训考点一认识千克和克1.连一连。2.填一填。(1)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或()作单位。(2)一只鸡重3千克,8只同样质量的鸡重()千克。(3)一头牛重500千克,()头这样的牛重1000千克。(4)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这样的食盐重()克,即1()。3.在()里填上“克”或“千克”。考点二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1.填空。3千克=()克9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7千克=()克300克+700克=()克=()千克1千克-500克=()克-()克=()克2.在○里填上“>”“<”或




第四单元第四、五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图3-Z-11.如图3-Z-1是显微镜下看到的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三种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B.②是白细胞,三种血细胞中只有它没有细胞核C.若③这种血细胞缺乏,身体一旦受伤便会血流不止D.④指的是血浆,它具有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2.下表是某校三位学生体检后,验血项目被检测出的某些指标。据表分析可初步诊断()样品检测项目部分学生检测结果正常参考值范围甲乙丙血检白细胞6.85.313.04.0~10.0(×109个/L)红细胞




第1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一.选择题1.东北三省的地形主要有()A.盆地和高原B.山地和丘陵C.山地和平原D.平原和高原2.“白山黑水”主要指我国那一地区()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3.我国东部最高峰﹣﹣玉山位于()A.武夷山脉B.台湾山脉C.长白山脉D.太行山脉4.下列山脉中,既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A.昆仑山脉B.秦岭C.横断山脉D.祁连山脉5.下列关于中国自然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逐级下降B.自西向东,我国年降水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目标1.讲述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了解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2.知道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及其各自的医学成就。3.掌握《史记》的作者、体例、叙史范围及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4.了解道教和佛教的产生与传播,理解宗教对社会产生的影响。5.通过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司马迁和《史记》,佛教和道教。教学难点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道教与佛教对当时和当代社会的影响。教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3课时有余数的除法(3)【教学内容】教材第62、63页例3、例4,以及练习十四第3、4题。【教学目标】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教学重难点】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教具、学具准备】小棒。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你们喜欢摆图吗




第五单元第3课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正音字长堤戛然耸拔阳朔符合颠簸清澈玉簪剑戟菩萨洞穴竹笋迂回平仄二、多音字曾吐簸三、区别字窍()朔()拱()瓣()峨()窃()塑()哄()辫()蛾()色()邑()玫()枚()四、近义词宛如—秀丽—评价—耐人寻味—举世无双—千奇百怪—五、反义词迂回—独自—靠拢—举世无双—耐人寻味—光滑—六、填空1、唐代大诗人韩愈以(),()的诗词赞美如仙似画的漓江。()2、作者引用(),(),()来体现桂林山水的特点。3、南朝诗人()描写桂林独秀峰的诗句:(),()。意思是()郛:()邑:()




第页第三单元4.我的水钟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1.填空题。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




第三单元3.水结冰了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教学目标: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学案【学习目标】1.讲述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了解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2.知道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及其各自的医学成就。3.掌握《史记》的作者、体例、叙史范围及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4.了解道教和佛教的产生与传播,理解宗教对社会产生的影响。5.通过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重点难点】1、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司马迁和《史记》,佛教和道教。2、难点: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道教与佛教对




第十九单元世界地理题组1世界地理概况(2019浙江文综卷)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下题。1.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B.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解析:B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甲处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北极星的仰角极低,不易观察;乙处位于北印度




第三单元单元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条主线: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两大阶段: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与近代西方的人文精神。四大标志:古希腊智者运动(起源);文艺复兴(兴起);宗教改革(发展);启蒙运动(顶峰)。二、重大历史线索1.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历程及内在联系。(1)历程:阶段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历史影响起源阶段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即美德”,“人生而平等”关注人类社会,强调人的价值,为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创立提供了借鉴经验复兴阶段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莎士比亚肯定




《圆明园的毁灭》基础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xiāohuǐsǔnshīqīnrùɡuībǎohónɡwěiɡūliɑnɡdiàntánɡhuījìn二、给下列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唐朝(tánɡtán)玲珑(línɡnínɡ)侵略(lièlüè)奉命(fènfènɡ)置身(zhìzì)灰烬(jìnɡjìn)三、写近义词。估量()毁灭()损失()精华()玲珑()举世闻名()金碧辉煌()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读读。不可()()金()辉()玲珑剔()诗()画()天()海()奇()异()众星




第四单元单元测试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一、填空(12分)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印尼雅加达博物院收藏了不少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比较出名的是釉外云彩大盘两件和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一件。中国古陶瓷上出现阿拉伯文字主要()A.是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B.是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C.反映了各民族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答案A2.明朝商人黄汴对苏州市场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州聚货缎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B.城市商业发展繁荣C.地域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福建龙岩质检)宋太祖在建隆三年立下戒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苏轼说:“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这表明赵宋王朝()A.倡导革新除弊朝风B.鼓励文人直言进谏C.高估文人议政作用D.放弃控制文人思想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宋朝不刑杀文人和上书言事者,没有涉及政府革新除弊的措施,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宋代对于文人和上书者很宽容,可知其目的是鼓励文人直言进谏,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可知宋代统治者不惧上书者,鼓励文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选择题1.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建立前秦政权的是()A.羌族B.匈奴C.氐族D.羯族【答案】C2.自东汉到西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民族融合的加强B.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C.西晋短期统一的作用D.北方政权力量弱小,不能抵挡【答案】B3.公元4世纪后期,前秦政权的统治者是()A.刘渊B.刘裕C.王敦D.苻坚【答案】D4.下图西晋“晋归义氐王”金印,是晋朝颁发给当时氏族首领的官印,是研究当时民族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