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民主与教育第一节民主与人生1.日常生活中的“民主”用法1)“民主”是一个褒义词,而不是一个贬义词;2)“民主”是对于“强者权力”的一种限制,或者反过来说,民主是对于“弱者权力”的肯定与保护。3)“民主”都不是一种静态的结果,而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需要经过不断地努力才能逐步实现和不断扩展的。2.“民主”的词源“民主”一词,在英语中是democracy,来自古希腊文。意味着“由人民直接地或通过分区选出的代表来治理或统治国家”,即“人民的统治”或“人民的权力”。内涵包括:考试制度和铨选制度。考试制度使得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名词解释1.经济全球化:指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由于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活动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一种经济状态。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世界经济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的墓志铭: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地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1843年,他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结婚。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来到巴黎,开始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合作。卡尔-马克思1883年1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病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41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他几乎




一、第一单元世界观与方法论及关系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什么产生: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与世界观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与具体科学关系: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和放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




第一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首先,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它是由人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2分)其次,人的本质不是由他所处的某一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2分)最后,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是具体的历史的。(1分)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从前的




马克思基本原理之材料分析题.【绪论】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




PAGE\*MERGEFORMAT22【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答: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




哲学: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矛盾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因为(A)。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B.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则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C.生产力是第一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因素D.生产力是物质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精神性的因素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




绪论三、辨析题:1、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容许一丝一毫的修改。答1、这一说法错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要生搬硬套、机械僵化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而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2、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不是科学的。答2、这一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




PAGE\*MERGEFORMAT-6-西方哲学史本原早期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是“本原”问题,所谓本原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界定说的是“一切存在的东西有他而存在,最初有它生成,毁灭后有复归于他,万物虽然性质多边,但实体却始终如一”是自然最开始的开端和始终如一的主宰,非如此不能够解释日然的永恒存在,这种不变的东西就是本原。火本原赫拉克利成: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神创造,他过去现在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分寸的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逻各斯在古希腊语中本是一个动词lego,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总结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1)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1)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2)方法论:①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应当尊重、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②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原理:①规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感悟马克思先生逝世100多年后,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诞生1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发现马克思主义的意义,肯定它的巨大力量。一个真正有力量的思想,就像一杯醇香的葡萄酒,历久弥香,经历时间的沉淀,更加醇正厚实。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的。历经时间的打磨,更多的人看到了它的意味深长,不光很多国家利用它走上了复国兴邦的道路,我们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找到了许多印证。今天避开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或者共产党的影响不谈,我想谈谈学习马克思主义之于我个人生活的影响。




PAGE\*MERGEFORMAT92019年最新全国高考《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完整归纳《生活与哲学》分为三大部分:总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总论:1、2、3课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4、5课);认识论(6课);辩证法(7、8、9、10课)历史唯物主义:(11、12课)第一部分:总论(1、2、3课)哲学的产生(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与人们的生活的关系: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源于生活,又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其任务




马克思模拟三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40题,每题1分):1、哲学是(D)A科学之科学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BA一元论B物质C世界的物质统一性D意识3、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前提是AA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性B否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C承认事物的客观性D否定事物的相互区别4、在实践活动的类型中,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BA处理社会矛盾的实践B生




唯物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关系内容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像)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主观创造性、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只有尚未认识,没有不可认识)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活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原理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认识和利用客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知识整理分享《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




目标导航内容索引基础认知学习思考思维点拨二、理念论和理想国史论要旨1.学园概况(1)建立地点:。(2)学生来源:大多来自希腊各城邦的上层社会,男生、女生平等对待;学生不缴纳学费,但须具有初级的数理知识。(3)课程设置:开设有算术、几何、天文学等。(4)教学方法:老师采用对话形式教学,学生不必恭恭敬敬、惟命是从,可以问题。2.学园地位(1)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2)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学校。3.柏拉图的历史地位(1)是苏格拉底的继承人,学园的创立者,受到人们的崇敬。(2)他的思想在世界和文化




第PAGE\*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关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种表现”问题的调研报告(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




国际哲学与科学交叉学科研究进展评述近年来,国际哲学与科学交叉学科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他首次探讨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然而,冷战时期的科学哲学的发展,尤其是逻辑实证主义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国际哲学与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本文将评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科学哲学、科学与伦理学、科学与社会学以及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首先,科学哲学是国际哲学与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科学哲学涉及对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经典之作:《保卫马克思》保卫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影响深远且广泛应用的思想的根源,为了确保其传承和继续发展,国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经典之作《保卫马克思》便是其中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本文将探讨《保卫马克思》一书的内容、意义和贡献,以及其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启示。《保卫马克思》这本书是由西方学者所著,旨在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价值观的重要性,并揭示其一贯受到批评和挑战的原因。这本著作对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