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课程教学大纲微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微生物学课程英文名称:Microbiology课程类别:选修课程学分数:4课程学时数:54授课对象:口腔八年制参考教材: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生物化学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七八年制的专业基础选修课。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基础,主要阐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微生物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及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利用这些知识为今后的专业课打下基础,使微生物更好地为人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总结1、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目标2、课程内容:是指哥们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的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4、课程开发:主要是指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要求,进而持续不断开发课程的活动与过程。5、课程计划:是指学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课程目标:在博比特看来,课程目标指的是那些人们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3、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展开的,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成的内在要求。4、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




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I.教学大纲:syllabus/teachingprogramCeramic/pottery/porcelain本大纲适应于英语专业三、四年级学生及英语四级过关的非英语专业学生。陶瓷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资源制成的手工业品。由陶到瓷的进步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电瓷、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等不同体系的陶瓷。中国是陶瓷之国。而广东省佛山市是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建筑陶瓷




课文开国大典教案第一篇:课文开国大典教案6、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重点与难点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一、解题1、出示课题,读题。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




读书笔记专业推荐书目第一篇:读书笔记专业推荐书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推荐书目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哥达纲领批判》、《法兰西内战》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论权威》《反杜林论》、《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毛泽东:《唯心史




说木叶导学案及答案第一篇:说木叶导学案及答案《说“木叶”》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积累诗词名句,理解古诗词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二、根据诗歌语言特点,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一、理解“木”与“树”、“木叶”与“树叶”、“落木”与“落叶”、“落木”与“木叶”的不同意味。学习方法:一、朗读法二、探究法三、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四、举一反三迁移应用知识链接:一、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提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阅读文章第5段)诗歌中的形象,即意象,具有暗示




说屏导学案第一篇:说屏导学案15、说“屏”课型:新授主备:审核:使用人:班级: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的一些词语,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2、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3、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4、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继往开来,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更美好。学习重点: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学习难点: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及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伧()俗休憩()韶光()书斋()....擅()长




说木叶导学案及答案第一篇:说木叶导学案及答案高二语文组必修五第三单元导学案编号9编写时间2014/3/20编写者邓俊《说“木叶”》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积累诗词名句,理解古诗词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二、根据诗歌语言特点,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一、理解“木”与“树”、“木叶”与“树叶”、“落木”与“落叶”、“落木”与“木叶”的不同意味。学习方法一、朗读法二、探究法三、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四、举一反三迁移应用学习课时二课时预习案:知识链接一、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林庚先生在《说“木叶”




读《实践论》有感第一篇:读《实践论》有感读《实践论》有感《实践论》是我们的伟大的领袖毛浙东,为着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揭露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写于1937年7月。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则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直到今天,《实践论》对于我们处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去学习与探究它。下面就是我的读后感:刚刚我们的马克思主义课也讲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就是通过实践




读《实践论》有感2000字第一篇:读《实践论》有感2000字读《实践论》有感2000字小雪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除了完成日常学业以外,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并且要养成写读后感又俗称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读后感是对于一句话,一段文字,一本书的感想和见解。好的读后感应该是和原著作者在思想上的一次火花交锋,在文学修养上的一次升华。前不久我读了毛主席的《实践论》。该文写于1937年7月,是毛主席最杰出的哲学论著之一。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的分析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即“知与行”的关系,向当时的中国人阐明了马克思




说木叶导学案及答案第一篇:说木叶导学案及答案《说“木叶”》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积累诗词名句,理解古诗词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二、根据诗歌语言特点,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预习案知识链接一、关于作者及作品林庚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此后,林庚出版了《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诗逊》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空间的驰想》。学生们这样回忆自己的老师:80年代初,林庚先生给那时的师兄师姐上了一堂“告别课”。为




说木叶导学案第一篇:说木叶导学案《说木叶》导学案(二)【学习目标】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预习导学】一、背景知识“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木叶”即“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




语文专业知识第一篇:语文专业知识移情: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创造社: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




语文专业知识(推荐)第一篇:语文专业知识(推荐)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1.填空。(17分,每一空格半分)(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2)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号称“青莲居士”。(3)宋朝著名学者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有一句关于读书积累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曹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有代表作《雷雨,日出》等;《唐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证据申请书正文:证据申请书证据申请书1申请人:_____________律师事务所_____________律师。通讯地址或联系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请事项:请求___________人民检察院向________收集调取证据。申请理由: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___________涉嫌__________一案的辩护人,本人认为需要向证人(有关单位、公民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调取证据。因情况特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7




访问学者总结第一篇:访问学者总结华英文化教育基金奖助出国访问进修学者在外研修工作总结提纲一、访问进修的一般情况二、访问进修所取和的成果1、进修课程完成情况2、研究工作完成情况3、发表论文情况三、通过访问进修在国外所结交的学者、朋友和访问参观的单位的简况四、今后工作的打算五、对改进华英文教基金会工作的建议六、本校联系教授意见附件:1、在外发表的论文2、在国外进修进有代表性的若干照片注:本总结在回校后一个月内完成附页在后,不够请复印2008年2月20日到2009年2月20日,我来到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在心中向




识图报告第一篇:识图报告-识图报告本建筑所用砌体材料与砂浆的相应强度标号详见结施,墙体厚度详见建筑图;梁、板、柱布置及门窗过梁作法详见结施。墙身防潮层作法详见J01-2005-1/1外墙砌体在窗台处构造做法详见结施空调管穿墙应预埋PVC管φ80,壁挂式机组穿孔中心距楼地面高为2.2M,柜式机组穿孔中心距楼地面为0.20M。墙体所预留或后凿洞口均设套管并在设备及管线安装后进行封堵。套管与墙体之间用C20细石砼填实,管线与套管之间用岩棉填缝压实,穿越防火墙时,填缝用耐火3小时的岩棉填实,填实深度应为100㎜。




记念刘和珍君学案答案第一篇:记念刘和珍君学案答案《记念刘和珍君》学案【学习目标】1.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重点语句及关键词。2.通过预习题目对课本有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之上深入研讨文本,挖掘作品深层次含义。3.了解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资料链接】1.解题文题中的“记”相当于“纪”字,并非鲁迅写了错别字。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有些用词并不是很规范。也有一说,认为鲁迅曾留学日本,他的用语用词受到过日文的影响。“记念”一词来自日文,义同中文的纪念。刘和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三一八”惨案中




训诂学复习资料第一篇:训诂学复习资料《训诂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章导论一、什么是训诂?训”和“诂”原是解释词语的两种不同法则。“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诂”,《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人,是之谓诂。”魏张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言;训者,谓字有意义也。”唐孔颖达《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