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学/历史/军事/艺术 / 中国史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doc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

hj****27
4页
2024-11-01
课时1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doc

课时1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测试内容测试要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和灌溉工具;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了解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制瓷和纺织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理解“重农抑商”;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和灌溉工具(1)耕作方式: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②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的农具

hj****27
5页
2024-11-01
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doc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5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内容】:教材例4。【教学目标】: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三者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难点: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数量关系,比如说购物时会有买了多少件商品、付了多少钱之类的问题。下面的问题你会解答吗?(引出例4

hj****27
3页
2024-11-01
第5讲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19预测.docx

第5讲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19预测考向考查主干知识[高频点:宋元加强统治的措施、宋元科技、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政权的并立]1.“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D)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史实和此表述不相符的是(B)A.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B.北宋中期,四

hj****27
3页
2024-11-01
第9课 秦统一中国.docx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程标准】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1.知识与能力知道秦的统一了解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统一的

hj****27
3页
2024-11-01
第二单元 日益繁荣的祖国.doc

第页第二单元日益繁荣的祖国1祖国建设突飞猛进教学目标:态度:学生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在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国防建设、水利事业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到祖国建设的飞速发展,产生对新中国建设者的敬仰之情。培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能力:培养搜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得出结论,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通过今昔对比,培养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调查,培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知识:了解我国石油和汽车工业、国防建设、水利事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新

hj****27
3页
2024-11-01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1].docx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学习目标】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难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础知识】一、中华民国的成立_______年1月1日,_______在______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宣告__________临时政府成立。临时政府的成立是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成果。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_______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_______下诏退位;____月____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

hj****27
2页
2024-11-01
第十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与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doc

第页第十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与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9·原创题)下图是民国四年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某一著名历史人物被碾在车轮底下。这直接反映出作者()A.维护中国先进文明B.推崇民主共和制度C.否定传统儒家思想D.主张学习西方技术2.(2019·河南中考)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A.魏源B.严复C.孙中山D.陈独

hj****27
8页
2024-11-01
第五单元第四、五章测试题.docx

第页第五单元第四、五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按照细菌的形态分类,可将细菌分为()A.杆菌和球菌B.球菌和荚膜菌C.荚膜菌和无荚膜菌D.杆菌、球菌和螺旋菌2.2019·长沙某校生物学社团在活动中观察到以下生物。细胞内无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是()ABCD图13.放大镜是生物学中重要的观察工具。我们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A.青霉是多细胞生物B.青霉和曲霉的菌体由多细胞的菌丝构成C.曲霉是多细胞生物D.青霉和曲霉的孢子4.真菌的特征是()A.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B.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

hj****27
7页
2024-11-01
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doc

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战国七雄的概念和七国之间发生的主要战争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2.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战国时期社会制度之所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因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引起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变法。2.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内容和作用,学会历史评价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是时代的需要,要学习商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

hj****27
2页
2024-11-01
【部编历史·八下】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梳理).doc

【部编历史·八下】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梳理)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新中国,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时间:1949.9.21-9.302.地点:北平(中南海怀仁堂)3.内容:“八个一”一个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是一部新民主主义的建国纲领)一个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一个主席——毛泽东一个首都——北京(北平改为北京)一个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未改,为了勿忘历史,居安思危)一个国旗——五星红旗一个纪年法——公元纪年一个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三年以来

hj****27
3页
2024-11-01
第2讲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19预测.docx

第2讲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19预测考向考查主干知识[高频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巩固统治措施、汉武帝大一统的举措、秦汉科技和文化等]1.2019年1月,一部热播电视剧《寻秦记》讲述了宇航员项少龙在“星云”号事故中,穿越回到2019多年前战国时代的赵国邯郸。为了可以回到未来,他决定不顾一切找到嬴政,助其建立一番伟大功业,从此开始了他寻找秦始皇的历程。秦始皇的“伟大功业”是(A)A.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B.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政权C.击败匈奴,开辟丝绸之路D.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统一

hj****27
4页
2024-11-01
中国古代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集.docx

中国古代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集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以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距今约170万年,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2、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的山洞里,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会制造工具,主要工具有石器和木棒。过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并能保存火种。3、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距今约3万年。主要使用打制石器,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使用骨针,懂得人工取火了。4、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浙江省余姚市,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住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挖掘水井

hj****27
2页
2024-11-01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doc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单项选择1.秦王……望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顾谓苻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这件事发生在()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三国鼎立时期D.东晋十六国时期2.下图所示的战役带来的影响是()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B.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解除了北方威胁,为南方发展创造了条件D.东晋也因国力消耗过大而亡国3.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前秦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苻坚骄傲轻敌

hj****27
3页
2024-11-01
第九单元测试卷.doc

第九单元测试卷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6分)“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

hj****27
2页
2024-11-01
第六单元考点集训[1].docx

第六单元考点集训考点一: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1.填空:(1)时间、速度、路程的关系是()。(2)星期天,小利骑自行车到公园游玩,他家到公园39千米,如果他每小时行13千米,需()小时到达。(3)张明12分钟走480米,李丽15分钟走630米,他俩()走得快。2.小明家离学校1200米,小明每分钟步行60米,小明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3.小红步行上学,每分钟行60米,10分钟到达学校。考点二:相遇问题1.两队分别从两端同时施工,15天修完。这条公路长多少米?2.小明和小东分别从家走向图书馆。18分钟后两

hj****27
3页
2024-11-01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doc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魏、蜀、吴三国的建立;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与方法: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难点:理解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

hj****27
3页
2024-11-01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过关检测.docx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过关检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哪一事件的性质与其他事件根本不同()A.平定三藩B.统一台湾C.雅克萨之战D.平定噶尔丹叛乱【答案】C【解析】选项C项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其他三项都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措施,故C项与其他三项性质不同。故本题选C。2.“千古一帝”并非历史学家对古代帝王的严谨评价,但却为近年来的历史题材影视剧所常用。假如你是这些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史学顾

hj****27
16页
2024-11-01
考点强化练15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

考点强化练15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强化练一、选择题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商周青铜器的铸造。根据材料“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知,青铜器作为礼器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故B项正确。2.(2019·4浙江选考,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

hj****27
4页
2024-11-01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docx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一节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列强侵华的原因(课本P24)【重点】1、西方工业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农耕经济发达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理想目标。3、当时中国国力衰弱、内部危机严重。二侵华的经过(5次战争)1.鸦片战争(1840-1842)【重点】(1)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1839年虎门销烟)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2)鸦片战争的结果(五亿(议)港元):签订《南京条约》(课本P24)①割让香

hj****27
10页
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