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周测六2014第一篇:哲学周测六2014哲学周测六2014.5.101.李某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这启示我们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要使客观符合主观C.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D.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2.人类世世代代改造自然,由于人类的存在,自然界中多了许多人为的联系,但这样的联系仍然是客观的,因为A.联系具有多样性B.两个事物的联系具有永恒性C.直接联系先于间接而存在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而形成的3.大力发扬“五




哲学家哲人的经典哲学名言第一篇:哲学家哲人的经典哲学名言贵族的精神,精神上的贵族——哲学和哲学家1.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泰勒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伊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古希腊有文献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哲学家。早年是商人,后游历巴比伦,埃及等国,学到数学和天文知识,后从事政治和工程活动,晚年转向哲学。几乎涉足人类的全部思想和活动领域,被尊为“希腊七贤之首”。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2.人的本性在于求知亚里士多德哲学家与船夫的故事求知是人的本性,人类不会先衡量一门学问是否有用




哲学书目录第一篇:哲学书目录一、古希腊、罗马哲学1、柏拉图A《理想国》,柏拉图最负盛名的著作之一。以一篇探讨何为正义的苏格拉底式对话开始,建立了一个言辞中的城邦,并且探讨了城邦的堕落,最后以一篇寓意深刻的神话结尾。该书涵盖了柏拉图思想的绝大多数核心内容。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注疏:华夏出版社《要义》:(德)弗里德兰德,(美)克里格,(德)沃格林著,张映伟译。B《巴门尼德篇》,柏拉图后期的一部较为纯粹的哲学著作,虚构了青年苏格拉底与老年巴门尼德的对话,对自己的核心哲学思想理念论展开




哲学与生活易错知识点总结参考答案第一篇:哲学与生活易错知识点总结参考答案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参考答案1、哲学是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3、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4、哲学基本问题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提供依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区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5、该观点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庸俗化,其根本区别在于根本观点的不同。6、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专业同学毕业留言第一篇:哲学专业同学毕业留言推荐一篇同学的毕业留言很多人说大学时光是最美好的,我却觉得大学像座围城。没进来之前,拼命想往前挤,不管大学档次、专业方向、地理位置等等,只想早日脱离沉闷、压抑、疲惫的高中生活,以为大学就是传说中的天堂,没人管,没人问,无忧无虑,绝对的自由,绝对的放松。好了,一不小心,就掉入了现在的大学,现在的专业。的确,刚进大学的你,可以有无限自由,无限的幻想,无限的罗曼蒂克,每天都可以有无限的新奇,宽畅的阅览室,大理石的圆形舞池,搞笑的话剧社以及那林荫道上偶然遇见的漂亮美




哲学与公文写作第一篇:哲学与公文写作一、哲学2011年1.2011年幸福公式是什么?见仁见智,大学生说:“幸福=理想实现+父母健康”,某省委书记说:“幸福=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顺利就业。”以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B.量变引起质变C.量的积累可以促成质的飞跃D.意识对实践有指导和控制作用2.当前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双方可以依据一定条件转化C.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800字(5篇)第一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800字哲学与人生读后感800字哲学与人生>读后感800字(一)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哲学的深刻意义。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含五篇)第一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哲学与人生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哲学与人生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看完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我对人生的看法有很大的提高,感觉人生的幸福指数是由哲学的价值所产生的。人生要是没有哲学,那这一生差不多就是虚度,没有任何价值。哲学是人生的精华。人生其实就意味着哲学。一个人,不论他是声名显赫还是平凡如一粒不起




哲学与人生说课稿(5篇范文)第一篇:哲学与人生说课稿说课稿海艺南校温增欣一、基本情况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二第二学期德育课《哲学与人生》的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中的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第一个大问题——“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需要1课时。我所教授的专业是动画专业和后期制作专业。二、课程背景《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轮德育课课程改革推出了四门新的德育课,分别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政治经济》、《哲学与人生》。这种课程设置试图引导学




哲学与人生第六课第一篇:哲学与人生第六课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的定义运动是绝对的(多媒体展示)案例1:“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提问:“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学生讨论:(略)教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形象地说明了物质运动的哲学原理。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案例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提问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第一篇: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哲学与人生第一篇:哲学与人生1.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了172个“天问”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C.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天为阳,地为阴”2.在我国,红色因喜庆而被人喜爱。有人传言称2013年本命年禁红色,红腰带、红绳等一概不能用,认为红色属火,穿红色会破坏五行平衡。从哲学角度看,这种传言属于()①唯物主义观点②唯物主义观点③从实际出发④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最终定稿]第一篇: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哲学与人生》期考试卷班别姓名学号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A、物质和意识B、有神论和无神论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我国古人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观点在现在仍具有积极意义。比如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类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这一思想启示我们()A、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B、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和基础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没有本质区别3、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与人生教案(写写帮整理)第一篇:哲学与人生教案(整理)《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2.正确选择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第一篇: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什么是实际(客观实际)?客观、实际或者客观实际都是同一个概念,它们的含义是一样的,即我们意识之外的实际情况。2,什么叫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依据。比如“量体裁衣”,就是从实际出发的例子。有些衣服别人穿起来非常漂亮,比较得体,看起来很美。但这件衣服不一定合适你,因为的身体的实际情况与她的身体情况可能不一样




哲学与人生复习题第一篇:哲学与人生复习题《哲学与人生》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是(C)A、尊师重教B、互相尊重C、民主平等D、理解沟通3、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A)A、量力而行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4、“万变不离其宗”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A)A、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不表现为本质的现象是不存在的B、要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动制万动C、现象存在于本质之中,静止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运




哲学与人生第四课第二课时(精选5篇)第一篇:哲学与人生第四课第二课时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二)复习提问:联系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如何处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人际关系的特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新课导入案例导入: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下午,两岁的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当时的悦悦已经像一个提线木偶般瘫作一团!后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哲学与人生[五篇模版]第一篇:哲学与人生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班刘艺学号:20100624020《哲学与人生》观后感这周五,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看了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的视频讲座《哲学与人生》,我感触很深。在这个讲座中,孙正聿教授不仅告诉了我们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什么,哲学家的思考方式,还向我们讲述了哲学与人的关系,哲学对于人的重要作用,这“一纵两横”理论是我的最大收获。孙正聿教授在演讲中说道:“学科学,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学哲学,我不说,你明白;我一说,你糊涂”。这句话就完全的把哲学和其




哲学与人生第二课教学设计第一篇:哲学与人生第二课教学设计MANDY-LU整理创编《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MANDY-LU整理创编《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一)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1.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案例1:(多媒体展示)《Timescapes时间的风景》提问:为什么会有天天日来月往?为什么年年岁岁寒暑相推?教师:地球自转产生昼夜循环,地球公转四季更替。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日往月则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让世界




哲学与人生11课教案第一篇:哲学与人生11课教案民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公共课组公开课班级:中二(3)时间:2014/6/5教者:魏佳艳【教学内容】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明确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的道理。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图片、小组合作、个人发表意见等方法,形成知识体系,巩固知识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辩证意识,增强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的自觉性,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