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数学校本课程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几何教案学习目标:1、在所学立体几何的基础上研究两个相连立方体的展开图。2、通过这节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重点:两个相连立方体的展开图。难点:其他几何体的展开图。学习过程:1、折叠问题巧解决:图1一名纸盒制造商要求设计师设计一种适当的纸板,使得该纸板折叠以后可隔成两个立方体,且这两个正方体上方各有一个盖子。有很多种设计可符合此要求,但是最后制造商决定采用如上图所示的“十”字形纸板。根据设计师的说法,只要将纸板裁两




数学组教研活动计划第一篇:数学组教研活动计划数学组教研活动计划范文一:一、指导思想在《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让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的学习和研究,从而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二、工作重点1、加强新课程的理论培训,为了更深入地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实验,继续加强教师的教育




数学组总结第一篇:数学组总结数学组“课内比教学”活动小结为响应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教师中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统一部属,我校数学数学组在学校整体安排下,于2011年9—10月开展了数学组“课内比教学”活动。本学科组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方案和细则进行比教学活动,现将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9月上旬,学校根据各种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学校的“课内比教学”活动实施方案,并分教研组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并于10月8日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省的视频推进会。结合推进会精神,学校多次利用例会多




数学教案第一篇: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专题: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目的:数形结合思想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研究方程根的范围,解不等式教学难点: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实际是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前边学习过的函数图象的复习。二例题讲解:(1)若关于x的不等式xm2x1在上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1xy1(2)设实数x,y满足xy1则点(x,y)不在区域1xy122内的概率




数学教案第一篇: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想像能力。重点难点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1)课件显示,3只小鸟从窝里飞起的画面。问:窝里有几只小鸟?用几表示?板书:3飞走了几只?用几表示?板书:3还剩几只小鸟?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计算?3-3=0表示什么意思?(窝里原来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窝里现在一只也没有了,用0表示)(2)同桌举几个等于0的例子(如:桌上有5个苹果,吃掉了5个,桌上一个




数学教案第一篇:数学教案来到城市-千以内数的认识祝阳镇宋庄小学孙启贵课时1教学准备数位顺序器。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2、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更大的数的组成,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3、会读写千以内的数。教学重点计数单位千的认识教学难点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教学设想教学时,先介绍一下本单元“手拉手”活动的有关背景,再运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农村学生来到城市看到的情境。然后,通过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引入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巩固数位顺序器的知识2、10




数学教案第一篇:数学教案一、活动目标:1、初步建立数字5的分合概念,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初步学习运用数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能主动快乐地参加操作活动。二、活动准备:指偶数字5、范例图示、数字9个、人手一份苹果特征图、铅笔、人手一份1——4的数字卡。区域操作材料(每个区域材料有25个左右):有分合式的花朵、有分合式的小树、没有颜色的蝴蝶、四种水果(桃子草莓苹果西瓜)区域标记图人手一把钥匙奖励粘纸三、活动过程:1、出示指偶数字5,引起兴趣。每个幼儿(幼儿食品)说一句完整的话表示欢迎数字宝宝5,如:




数学教案《1和许多》第一篇:数学教案《1和许多》小班数学教案《“1”和“许多”》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知,让幼儿初步感知“1”和“许多”2、能正确说出“一个”和“许多”重点:认识“1”和“许多”难点:初步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活动准备:1、课件2.塑料筐一个,玩具活动过程:(一)儿歌导入教师:“小白兔,乐呵呵。到山上,拔萝卜。一只小兔拔一个,放在一起是许多。”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它要和我们一起来上课,可爱的小白兔,出示幻灯片小白兔(二)游戏拔萝卜体验“1”




数学新课程学习总结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新课程学习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数学新课程学习总结1这十天的培训学习中,全体学员积极热情的参与和配合,有辅导教师的积极努力和大量细致的工作,有广泛的全方位的研讨和评议,使这次培训工作圆满完成。一、首先对新课程的认识更进一步:1、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




数学新学期教学计划正文:数学新学期教学计划数学新学期教学计划15篇数学新学期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本期担任七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共有学生98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数学教学总结正文:数学教学总结数学教学总结1半年的时光匆匆而过,静静地回顾这一学期来我校的数学教研工作,我们的感受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辛苦并快乐着!我们欣慰,因为我们付出了,努力了,收获了。这也是所有数学老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开拓进取、共同努力、互相协作的结果。下面我就这一学期来的数学教研做总结。一、重校本研修,努力提升教研实效。1、加强教研组建设。教师的业务素养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教研组活动,教研组活动是校本研修的主要表现形式。所以,本学期进一步加强规范了教研组的组织活动,完善教研制度,使教研组在平时的教




数学微型课模版第一篇:数学微型课模版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下午好!我是xx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下册第xx单元第xx节的内容。请问各位评委是否可以开始我的试讲?下面开始我的试讲。上课,同学们好。好,请坐。(声音洪亮)(一)复习(情景)导入复习: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交流合作(探索新知,交流合作)1、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引导发现,活动探究)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2交流汇报,总结算法3、归纳总结(三)闯关游戏,巩固新知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四)课堂总结(五)布置作业第二篇:




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第一篇: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数学教案:动物运动会活动目标:1、能初步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2、尝试用序数词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活动准备:课件,幼儿学具人手一份,幼儿的个人相片。活动过程:一、动物排第几。出示课件第一幅,请幼儿观察排成横排的动物。“今天小动物们要到草地上来参加运动会,看看谁第一个到?第二个是谁?某某动物是第几个到的呀?……”(让幼儿说说动物排的位置,尝试用序数词来表述。)二、动物运动会。1、出示课件第二幅,确定小动物在跑道上的位置。“跑步比赛马上要开始了,看看小动物




数学教案第一篇:数学教案课题:圆柱的认识(六年级下)教材分析:(一)此部分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具体包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这两种图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形体,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能为今后的空间几何学习打下基础。本课时教学内容为第一节——圆柱的认识,具体在课本的10~12页。(二)教材中首先呈现的主题图为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物体的图片,然后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圆柱




数学教案第一篇:数学教案3的倍数的特征第三课时【教学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的内容及教材练习三的第3~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复习导入】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3241533452460986756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




数学教案数学归纳法及应用举例第一篇:数学教案数学归纳法及应用举例《数学归纳法及应用举例》第一课说课方案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数学归纳法及应用举例》是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前面学生已经通过数列一章内容和其它相关内容的学习,初步掌握了由有限多个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即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是研究数学问题,猜想或发现数学规律的重要手段。但是,由有限多个特殊事例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这种推理方法不能作为一种论证方法。因此,在




数学教案第一篇:数学教案凤凰小学数学备课手册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扬中实验小学匡艳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46~4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并能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2.通过操作小棒和计数器,锻炼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教案第一篇:数学教案二时空之旅„„有余数除法(2)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7至教学目标1.继续探索并掌握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周期性变化这类问题的方法,理解经过时间的含义,能准确地计算某两天之间的经过时间。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3.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掌握利用有余数除法推算日期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经过时间的含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师:小朋友们,我们先做个游戏,看谁的反应速度快,好不好?生:好。师:你们要仔细听清楚老师的游戏规则:老师说“起立”的时




数学教案《1和许多》第一篇:数学教案《1和许多》小班数学活动《1和许多》活动目标:1、区分“1”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2、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物体,“许多”是由1个1个物体组成的。活动准备:(一)材料准备:1、相关课件;2、大树一颗,多个苹果;3、萝卜、萝卜地若干、筐子一个。4、区域操作材料(摘苹果、捉小鱼、包装糖果、星星和月亮、摘草莓)活动过程:一、师以“兔妈妈”带小兔子去郊游引入活动。导入语:宝贝们,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呼吸一下外面新鲜空气




数学建模宣讲会活动总结范文第一篇:数学建模宣讲会活动总结范文为培养同学们对数学建模的兴趣,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5月7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XX校区C区451教室举办数学建模大赛宣讲会。张XX教授应邀为我院学子做了数学建模大赛动员,宣讲会由20xx级辅导员石XX主持,20xx级、20xx级部分同学到场聆听学习。张老师首先对数学建模大赛(CUMCM)做了简介,强调了大赛在个人能力培养与未来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张老师结合自己近几年作为指导老师所积累的经验,对数学建模的过程、应用、预备知识以及论文撰写做了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