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静力学第1章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1.1静力学公理公理1二力平衡公理: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直线上。F=-F’工程上常遇到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或二力杆。公理2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刚体的任意力系上添加或取去任意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效应。推论力的可传递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至刚体内任意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公理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物体上某点的两个力的合力




极化作用和变形性桂耀荣离子极化指的是在离子化合物中,正、负离子的电子云分布在对方离子的电场作用下,发生变形的现象。离子极化理论认为,当正离子和负离子相互结合形成离子晶体时,如果相互间无极化作用,则形成的化学键应是纯粹的离子键。事实上正、负离子之间将发生程度不同的相互极化作用,这种相互极化作用将导致电子云发生变形,即负离子的电子云向正离子方向移动,同时正离子的电子云向负离子方向移动,也就是说正、负离子的电子云发生了重叠。相互极化作用越强,电子云重叠的程度也越大,则键的极性也越减弱。从而使化学键从离子键过渡到




想学好理论力学局必须总结好好总结,学习静力学基础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平衡一般规律的科学。这里所研究的平衡是指物体在某一惯性参考系下处于静止状态。物体的静止状态是物体运动的特殊形式。根据牛顿定律可知,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取决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那么在什么条件下物体可以保持平衡,是一个值得研究并有广泛应用背景的课题,这也是静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本章包括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刚体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这些内容不仅是研究物体平衡条件的重要基础,也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础知识。力学模型在实际问题中,力学的研究对象




考试答案不得超过此线分析化学B卷-分析化学B卷-安庆师范学院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化学》课程(B卷)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五大题2、考生答题时必须准确填写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等栏目,字迹要清楚、工整。得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0分)1、基准物质的必备条件是、、、。(4分)2、NaH2PO4溶液的PBE是、NH4Ac溶液的PBE是。(4分)3、、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是、、。(3分)4、2.0×10




--平方差公式专项练习题A卷:基础题一、选择题1.平方差公式(a+b)(a-b)=a2-b2中字母a,b表示()A.只能是数B.只能是单项式C.只能是多项式D.以上都可以2.下列多项式的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a+b)(b+a)B.(-a+b)(a-b)C.(a+b)(b-a)D.(a2-b)(b2+a)3.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有()①(3a+4)(3a-4)=9a2-4;②(2a2-b)(2a2+b)=4a2-b2;③(3-x)(x+3)=x2-9;④(-x+y)·(x+y)=-(x-y




第四部分力学性质(问答题)(一)高弹性1.在橡胶下悬一砝码,保持外界不变,升温时会发生什么现象?解:橡胶在张力(拉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主要是熵变化,即卷曲的大分子链在张力的作用下变得伸展,构象数减少。熵减少是不稳定的状态,当加热时,有利于单键的内旋转,使之因构象数增加而卷曲,所以在保持外界不变时,升温会发生回缩现象。2.橡胶高弹性的特点是什么?其弹性本质和普通固体物质有什么不一样?答:弹性模量小,形变量大;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泊松比较大,接近0.5;形变过程有热效应,拉伸放热,回缩吸热;形变有时间




PAGE-3-数学:2.3《数学归纳法》教案(新人教A版选修2-2)第一课时2.3数学归纳法(一)教学要求: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并能以递推思想作指导,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操作步骤,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并能严格按照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格式书写.教学重点: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教学难点:数学归纳法中递推思想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问题1:在数列中,,先算出a2,a3,a4的值,再推测通项an的公式.(过程:,,,由此得到:)2.问题2:,当n∈N时,是否都为质




电介质物理学绪论电介质(dielectric)是在电场作用下具有极化能力并能在其中长期存在电场的一种物质。电介质具有极化能力和其中能够长期存在电场这种性质是电介质的基本属性.也是电介质多种实际应用(如储存静电能)的基础。静电场中电介质内部能够存在电场这一事实,已在静电学中应用高斯定理得到了证明,电介质的这一特性有别于金属导体材料,因为在静电平衡态导体内部的电场是等于零的。如果运用现代固体物理的能带理论来定义电介质,则可将电介质定义为这样一种物质:它的能级图中基态被占满.基态与第一激发态之间被比较宽的禁带隔




《高等流体力学》复习题机电研09-3班一、基本概念什么是流体,什么是流体质点?答:在任何微小剪切应力作用下,都会发生连续不断变形的物质称为流体。宏观无限小,微观无限大,由大量流体分子组成,能够反映流体运动状态的集合称为流体质点。2.什么事连续介质模型?在流体力学中为什么要建立连续介质这一理论模型?答:认为流体内的每一点都被确定的流体质点所占据,其中并无间隙,于是流体的任一参数(密度、压力、速度等)都可表示为空间坐标和时间的连续函数,而且是连续可微函数,这就是流体连续介质假说,即流体连续介质模型。建立“连续




,第页化学与环境学院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专业《结构化学》试卷(A)年级班级姓名学号电子电量:1.610-19库伦;Planck常数:h=6.62610-34J.s;真空中光速c=2.998×108m/s;阿佛加德罗常数N0=6.02×1023。原子序数:Cu:29,Co:27,Ni:28,Mn:25,Fe:26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光电效应实验中,为了使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加,应增加入射光的强度。()在微观体系能量最低的状态(基态)具有的能量也称为零点能。()根据不确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波谱分析概论》课程作业姓名:学号:年级:2014秋药学学习中心:衢州学习中心—————————————————————————————第一章紫外光谱一、简答1.丙酮的羰基有几种类型的价电子。试绘出其能级图,并说明能产生何种电子跃迁?各种跃迁可在何区域波长处产生吸收?答:有n电子和π电子。能够发生n→π*跃迁。从n轨道向π反键轨道跃迁。能产生R带。跃迁波长在250—500nm之内。2.指出下述各对化合物中,哪一个化合物能吸收波长较长的光线(只考虑π→π*跃迁)。答:(1)的后者能发生n




物理化学习题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问答题1.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环境?答:将一部分物质从其他部分中划分出来,作为研究的对象,这一部分物质就称为系统;系统之外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部分称为环境。2.什么是状态函数?答:由系统状态确定的系统的各种热力学性质,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3.什么是等压过程?答:在环境压力恒定下,系统始、终态压力相同且等于环境压力的过程。4.什么是热力学能?答:是系统中物质的所有能量的总和5.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答: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应用于宏观的热力学系统即为热力学第一定律。6.什么是体积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热(Q):系统与环境间由于温差而交换的能量。是物质分子无序运动的结果。是过程量。功(W):除热以外的、在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所有其它形式的能量。是物质分子有序运动的结果,是过程量。热力学能(U):又称为内能,是系统内部能量的总和。是状态函数,且为广度量,但绝对值不知道。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U=Q+W,在封闭系统、W=0、恒容条件下,△U=QV。焓函数(H):H≡U+pV,是状态函数,且为广度量,但绝对值不知道。在封闭系统、W=0、恒压条件下,△H=Qp。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焓函数




基础题30道第一部分串联电路15道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2安培,电源电压是9伏特,灯泡L1的电阻是20欧姆,求:(1)电路中的总电阻(2)灯泡L2的电阻(3)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3安培,电源电压是12伏特,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6伏特,求:(1)电路中的总电阻(2)灯泡L2两端的电压(3)两个灯泡的电阻分别为多大有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1安培,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3伏特,灯泡L2两端的电压是9伏特,求:(1)两个灯泡的电阻分别




1.弹性力学是研究弹性体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边界约束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引起的应力、形变和位移。2外力分为体积力和面积力。体力是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重力和惯性力。体积分量,以沿坐标轴正方向为正,沿坐标轴负方向为负。面力是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面力分量以沿坐标轴正方向为正,沿坐标轴负方向为负。3内力,即物体本身不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力。3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假定:连续性,完全弹性,均匀性,各向同性,小变形假定。凡是符合连续性、完全弹性、均匀性、各向同性等假定的物体称之为理想弹性体。连续性,假定整个物体的体积被组成




第一章1.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总结为Maxwell方程,它们是根据(电磁实验定律)总结推导出来的,其中第一方程依据(安培环路定律),第二方程(法拉第-楞次电磁感应定律),第三方程(高斯定律),第四方程(磁通连续性原理),总之,这组方程概括了(宏观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2.产生电磁波的场源不一定是(时变源),电磁波产生后,即使源消失,单电磁波(仍可以继续)在空间传播。3.引入矢势A描述磁场是利用了磁场的(无源性▽·B=0),静电场条件下银土标势描述电场是利用了电场的(无旋性▽·E=0)4.两种媒质界面处电磁场




上学期习题解答练习一运动的描述(一)1.(D)2.(D)3.4.5.(1)(2)(3)6.答:矢径是从坐标原点至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由前一时刻质点所在位置引向后一时刻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它们的一般关系为若把坐标原点选在质点的初始位置,则,任意时刻质点对此位置的位移为,即此时既是矢径也是位移。练习二运动的描述(一)1.2.(c)3.三,三至六4.5.6.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常量K练习三运动定律与力学中的守恒定律(一)1.(D)2.(C)3.4.5.因绳子质量不计,所以环受到的摩擦力在数值上等于张力




惯性测量单元惯性测量单元(英文:Inertialmeasurementunit,简称IMU)是测量物体三轴姿态角(或角速率)以及加速度的装置。一般的,一个IMU包含了三个单轴的加速度计和三个单轴的陀螺,加速度计检测物体在载体坐标系统独立三轴的加速度信号,而陀螺检测载体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角速度信号,测量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角速度和加速度,并以此解算出物体的姿态。在导航中用着很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提高可靠性,还可以为每个轴配备更多的传感器。一般而言IMU要安装在被测物体的重心上。IMU大多用在需要进行运动控制的




第九章质谱分析法(Massspectrometry,MS)内容9.1.1质谱仪的发展简史1912年:世界第一台质谱装置1940年代:质谱仪用于同位素测定1950年代:分析石油1960年代:研究GC-MS联用技术1970年代:商品GC-MS出现,计算机引入,GC-MS技术基本成熟1980年代:大气压电离的LC-MS出现1990年代: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出现,质谱技术大量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出现“生物质谱”概念.1.有机质谱仪: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3)其他质谱仪傅立叶变换质




高等数学期末试卷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1.函数yx24的定义域是.x1解.(,2]U[2,)。2.若函数f(x1)x22x5,则f(x).解.x26xsinx3.lim________________xx答案:1xsinxsinxsinx正确解法:limlim(1)lim1lim101xxxxxxxx2axb4.已知lim2,则a_____,b_____。x2x2x2x2axbxa2a4由所给极限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