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的生长教案第一篇:微生物的生长教案微生物的生长教案第二节《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微生物的生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理解)。2、测定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方法(识记)。3、度、pH和氧等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理解)。能力目标1.通过细菌生长曲线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的图表对比分析能力。2.通过细菌生长曲线与种群生长曲线的对比,培养学生归纳与演绎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微生物的一般生长规律与种群的生长规律的对比,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一般问题与特殊问题,




微生物教案第一篇:微生物教案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绪论(3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微生物、食品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学及食品微生物研究的内容、主要分支学科,了解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教学重点和难点:微生物、食品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食品微生物主要研究的内容、任务。讲授微生物学形态学发展阶段、生理学学阶段和分子微生物时期。21世纪的微生物学的展望,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第二章微生物主要类群及其形态结构(9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原核微生物、真




微生物所所长就职报告第一篇:微生物所所长就职报告微生物所所长就职报告各位领导、全体职工:非常感谢院领导及全体职工对我的信任,选举我做河北省微生物所所长。我深知这个选举的分量,因为在它的身后,是微生物所63名职工的重托。微生物研究所,有过辉煌的昨天。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优势慢慢失去,在地区和同行中,我们已经落伍的事实一天天地暴露。可以说,我们所处在一个十分要害的发展时期。当前,我们的面前,挑战和机遇并在,积极迎接挑战,就能赢得机遇。以实际行动,而不是口头语言,迎接挑战,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我们要在这




微生物总结第一篇:微生物总结第一章、绪论巴斯得的贡献:1、彻底否定了“自生说”2、免疫学—预防接种3、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3、巴斯德消毒法柯赫贡献:1、证实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2、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3、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病原菌——柯赫原则4、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5、配制培养基微生物的5大共性: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分布广、种类多5、适应性强、易变异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一、涂布平板法作用:用于纯种分离、筛选菌落、得到




微生物总结大学生物学(精选5篇)第一篇:微生物总结大学生物学一、名词1菌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内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物征的细胞集团。2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的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结构,称为芽孢,又称内生孢子。3裂殖:一个细胞经过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二分裂、三分裂和复分裂。4芽殖:指在母细胞表面先形成一个小突起,待长到与母细胞相仿再相互分离并独立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5放线菌: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




微生物工程实习报告第一篇:微生物工程实习报告微生物工程实习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习时间:一、实习目的微生物工程作为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微生物工程实习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途径。让我们能在了解基本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对工艺进行认识和评价。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的最新信息,激发我们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




微生物小结第一篇:微生物小结1.葡萄球菌A蛋白()①菌体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90%以上金葡菌含有②具有种、属特异性而无型特异性。③具有抗吞噬作用④与IgGFc段非特异性结合特性:协同凝集试验2.细菌表面特殊结构:①荚膜(capsule):(1)保护作用;(2)致病作用:侵袭力;(3)免疫原性;(4)鉴别与分型。②鞭毛(flagellum):运动器官,H抗原。③菌毛(Pilus):(1)普通菌毛:粘附素;(2)性菌毛:1-4根,长而粗,F+菌转移F质粒,耐药及毒力质粒。④芽胞(Spore):不利环境中的一




微生物学重点总结第一篇:微生物学重点总结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1、微生物学:一般定义为研究肉眼难以看见的称之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科学。2、微生物的发现: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荷兰商人安东列文虎克。3、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及其贡献法国的巴斯德:1>彻底否定了“自生说”;2>免疫学—预防接种;3>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4>创立巴斯德消毒法。德国的科赫:1>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2>发现肺炎结核病的病原菌;3>提出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科赫原则。4、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小、结




微生物学课后分章思考题第一篇:微生物学课后分章思考题课后分章思考题绪论1.查阅有关资料,从微生物学发展史中遴选你认为是重要的代表人物,并说明你的理由。2.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我们的朋友?3.为什么微生物能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4.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试讨论五大共性对人类的利弊。第一章1.图解原核微生物细胞的一般构造和特殊构造,并标注出英文名称。2.微生物的形态学包括哪些方面?3.请归纳总结本章内的名词解释(不少于20个)。4.阐述溶菌酶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B卷答案第一篇: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B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20分)1.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2.病毒:病毒粒子指成熟的、结构完整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基本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3.营养:指生物体从外部环境中摄取对其生命活动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4.无氧呼吸: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经部分呼吸链递氢,最终由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接受氢的过程称无氧呼吸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第一篇: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大纲绪论(2学时)一、教学目的:1掌握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及微生物所包括的主要类群2了解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微生物学的发展阶段和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概况。二、主要内容:1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2微生物学及其主要分枝3微生物学发展简史三、讲授重点:微生物学的任务和内容,微生物发展史。四、讲授难点:微生物的特点第一章原核微生物(6学时)一、教学目的:1重点掌握细菌、放线菌的形态结构及其它主要特征。2了解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蓝细菌的




微生物大题总结第一篇:微生物大题总结球菌1,何谓SPA?简述其作用。答: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proteinA,SPA):9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表面的蛋白质;可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的IgG分子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结合后的IgG分子Fab段仍能与抗原特异结合。体内作用:SPA与IgG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引起超敏反应、损伤血小板等多种生物活性。体外作用:协同凝集试验,广泛应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检测。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特点有何




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教学大纲第一篇: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教学大纲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第一部分绪论细菌学概论(理论学时:4学时)1.教学内容(1)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2)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代谢(3)细菌的感染、致病性、检查方法2.基本要求(1)掌握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2)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革兰染色法的原理和意义(3)了解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的代谢产物3.重点与难点(1)重点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与生长繁殖革兰染色法




微生物ppt总结第一篇:微生物ppt总结第一章概论微生物药物微生物药物的定义(microbialmedicines)是指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在低微浓度下,能选择性地影响他种生物机能的一类特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现代生物技术:以基因工程为主导,发酵工程为中心,加上酶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的一个综合体系。主要包括:重组DNA技术、原生质体技术、突变生物合成、组合生物合成、单克隆抗体、组织培养技术。具体:开发新产品、改造现有生产菌种、代谢途径工程、生物转化、诊断药物的研制及治疗药物的研制、基因治




微生物课程总结报告(大全五篇)第一篇:微生物课程总结报告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总结报告这个学期我们开始学习医学微生物学这一门学科。了解过微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微生物学其实是和我们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学,微生物的种类远远的超过了动物和植物种类的总和,它们不仅分布于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中也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内,很多微生物和它们的发酵产物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没有它们的存在人类也许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绝大多数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有益甚至必须,而有少数的具有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可引起人或动、植物的病害。因此,学习医学微生物




微生物试题库总结第一篇:微生物试题库总结微生物试题库第一部分细菌学总论一、选择题【A型题】1.证明细菌具有鞭毛结构的常用方法是:A.鞭毛B.中介体C.细胞膜D.核糖体E.核质7.青霉素抗菌作用的机理是:A.干扰菌细胞壁的合成B.破坏菌细胞壁上的磷壁酸A.革兰染色法B.抗酸染色法C.普通琼脂培养法D.液体培养法E.半固体培养法2.革兰染色法在临床上常用于:A.鉴别细菌的血清型别B.协助临床选择用药C.诊断疾病D.解释发病机制E.判定细菌的免疫性3.测量细菌的常用单位是:A.mmB.μmC.nmD.pmE.?




微生物考试总结第一篇:微生物考试总结河北北方学院影像专业(部分总结丢失不完善,请注意)1.微生物学分3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2.细菌的测量单位是微米。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和磷壁酸(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组成。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组成。4.L型细菌:当细菌细胞壁受到某种理化因素或药物作用时,使细胞壁损伤而成为细




微生物科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第一篇:微生物科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微生物科各类人员岗位职责2015年6月3日微生物科主任职责1、在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微生物检验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2、制定本科的工作计划,经主管院长审批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上报。3、督促本科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登记、统计和消毒隔离工作,正确使用菌种、毒株、剧毒药品和器材,申签药品和器材请领、报销。经常检查安全措施、严防差错事故。4、参加部分微生物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人员检验质量,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微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篇:微生物知识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温和噬菌体(temperatephage):噬菌体基因与宿主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2.溶原性:温和噬菌体这种产生成熟噬菌体颗粒(前噬菌体偶尔可自发地或在某些理化和生物因素的诱导下脱离宿主菌基因组而进入溶菌周期,产生成熟噬菌体,导致细菌裂解)和溶解宿主菌的潜在能力,称为溶原性。3.溶原性细菌: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4.荚膜:荚膜是一些细菌在其细胞表面分泌的一种黏性物质,




微生物总结题第一篇:微生物总结题1、下列微生物中,不能在人工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的是()A、细菌B、放线菌C、病毒D、酵母菌2、自然界中微生物数量最多的地方是()A、田野上空的空气B、河流C、土壤D、海洋3、霉菌接种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倾注法B、点植法C、划线法D、涂布法4、下列属于化能异养型的微生物是()A、绿硫细菌B、氢细菌C、青霉菌D、蓝藻8、食品储藏方法中,品质下降最少的一种方法是()A、低温B、真空C、腌制D、辐射10、72~75℃/4~6秒是对鲜乳消毒的一种方法,它属于()A、低温长时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