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高等教育
金融/投资/证券
医药卫生
汽车/机械/制造
外语学习
报告/分析
法律/法规/法学
研究生考试
电子工程/通信技术
经济/贸易/财会
建筑/施工
幼儿/小学教育
中学教育
文学/历史/军事/艺术
资格/认证考试
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学术论文
行业资料
办公文档
生活休闲
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第一篇: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数学广角——推理教学内容:教科书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教学难点
数学广角——策略问题教学设计第一篇:数学广角——策略问题教学设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策略问题《田忌赛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P106页例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
数学广角(第三册教案)第一篇:数学广角(第三册教案)数学广角(第三册教案)二年级:陈伟生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排列与组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教具准备:乒乓球、套餐
数学常见辅助线做法与小结第一篇:数学常见辅助线做法与小结几何最难的地方就是辅助线的添加了,但是对于添加辅助线,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可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掌握了对你一定有帮助!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添加1.与角平分线有关的(1)可向两边作垂线。(2)可作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3)在角的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2.与线段长度相关的(1)截长:证明某两条线段的和或差等于第三条线段时,经常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段,使得它和其中的一条相等,再利用全等或相似证明余下的等于另一条线段即
数学广角搭配教案第一篇:数学广角搭配教案《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蔡甸六小张丹教学目标:1、学生在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中,能够进行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3、在小组合作的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1、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2、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学习任务单、
数学导论学习心得第一篇:数学导论学习心得数学导论学习心得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一门理工结合的专业,主要学习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主要学习的基础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泛涵分析,专业课程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现代控制理论,数值分析,随机过程,数学建模,最优化方法,离散数学,多元统计分析,数学软件实验,数字信号与图象处理.学习本专业会让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熟练的科学工程计算技术和熟练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能
数学学习总结正文:数学学习总结数学学习总结1时间过得真快,通过近段时间网络国培学习,感悟良多,收获良多。让我体会了“教学相长”的真正含义。老师们总是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丰富成长的,基础教育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责任很重大,要把数学基础教育搞得更好,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充电!即便是教材内容大致“不变”,可学生在变,影响学生意识形态的社会在发展。“国培”期间,专家们每一次精彩的解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结合自己丰富的心理辅导经验,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阐释,使我学到了很多新东西。使我
数学垂线的画法教学反思正文:数学垂线的画法教学反思数学垂线的画法教学反思数学垂线的画法教学反思1本节内容是教学画垂线,在以前教画垂线的方法比较单一,教师讲得“苦”,学生学得“累”学生对图形的平移和垂直的过程弄不清楚,过去教学只能凭粉笔画出的静态图来讲解比较费劲难解。现在教学画垂线的画法时,我利用计算机在操作上动态显示重合、平移、画线和标上符号整个过程,既直观又形象,同时学生的视觉被调动起来,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是
数学分析重积分第一篇:数学分析重积分《数学分析》教案第二十一章重积分教学目的:1.理解并掌握二重积分的有关概念及可积条件,进而会计算二重积分;2.理解三重积分的概念,掌握三重积分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其解决有关的数学、物理方面的计算问题;教学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重积分的计算和格林公式;难点是化重积分为累次积分。教学时数:22学时§1二重积分概念一.矩形域上的二重积分:从曲顶柱体的体积引入.用直线网分割.定义二重积分.例1用定义计算二重积分.用直线网分割该正方形,在每个正方形上取其右上顶点为介点.解.二.可
数学公式中的特殊符号含义及读法[模版]第一篇:数学公式中的特殊符号含义及读法[模版]Ααalphaa:lf阿尔法角度;系数Ββbetabet贝塔磁通系数;角度;系数3Γγgammaga:m伽马电导系数(小写)4Γδdeltadelt德尔塔变动;密度;屈光度5Δεepsilonep`silon伊普西龙对数之基数6Εδzetazat截塔系数;方位角;阻抗;相对粘度;原子序数Ζεetaeit艾塔磁滞系数;效率(小写)8Θζthetζit西塔温度;相位角9Ηηiotaiot约塔微小,一点儿10Κθkappakap
数列求和方法总结第一篇:数列求和方法总结数列的求和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2.能运用倒序相加、错位相减、拆项相消等重要的数学方法进行求和运算;3.熟记一些常用的数列的和的公式.二、教学重点:特殊数列求和的方法.三、教学过程:(一)主要知识:1.直接法:即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1)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nn(a1an)n(n1)na1d22na1(q1)n(2)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Sna1(1q)(切记:公比含字母时一定要讨论)(q1)
数列----利用函数证明数列不等式第一篇:数列----利用函数证明数列不等式数列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2anS2Sn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Ⅰ)求a1,a2的值;(Ⅱ)设a10,数列{lg大值。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1)确定常数k,求an;(2)求数列{3在等差数列an中,a3a4a584,a973.(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Ⅱ)对任意mN*,将数列an中落入区间(9,9)内的项的个数记为bm,求数列m2m10a1的前n项和为Tn,当n为何值
数与代数教案1(定稿)第一篇:数与代数教案1(定稿)五年级下册第9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内容】教材的第1题及练习二十八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掌握因数、倍数的特征,能写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利用这一特征解决一些问题。3.进一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并能正确判断。4.通过复习,能发现不懂的地方,并加以改正。【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因数与倍数。(1)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请举例说明。如:3×4=123和4是12的因数,1
数学三年规划文档第一篇:数学三年规划文档小学数学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2017――2020)熊伟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教育局、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精神,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小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为抓手,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以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重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坚持“让爱浸润每一颗心灵”的办学理念。二、发展理念深入研究教法与学法的关系,完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加速培养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数学《勾股定理》的教学反思第一篇:数学《勾股定理》的教学反思勾股定理的探索和证明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最佳载体。它以简洁优美的图形结构,丰富深刻的内涵刻画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的关系,是数形结合的完美典范。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曾提出把“数形关系”(勾股定理)带到其他星球,作为地球人与其他星球“人”进行第一次“谈话”的语言。为让学生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得到更好的历练,在教学时,特别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注重知识的自然生发。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喜欢压缩理论传授过程,用充足的时
数列不等式的证明举例(5篇)第一篇:数列不等式的证明举例1.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2an1nN(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bn满足4b114b214b314bn1(an1)bn,证明:bn是等差数列;(Ⅲ)证明:1112nNaa3an132分析:本例(1)通过把递推关系式转化成等比型的数列;第(2)关键在于找出连续三项间的关系;第(3)问关键在如何放缩。解:(1)an12an1,an112(an1)故数
数列求和公式证明第一篇:数列求和公式证明1)1^2+2^2+3^2+......+n^2=n(n+1)(2n+1)/6从左边推到右边数学归纳法可以证也可以如下做比较有技巧性n^2=n(n+1)-n1^2+2^2+3^2+......+n^2=1*2-1+2*3-2+....+n(n+1)-n=1*2+2*3+...+n(n+1)-(1+2+...+n)由于n(n+1)=[n(n+1)(n+2)-(n-1)n(n+1)]/3所以1*2+2*3+...+n(n+1)=[1*2*3-0+2*3*4-1*2*3+
数与代数课标解读(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数与代数课标解读《数与代数》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东小的数学教师贺蕾。首先,感谢各级领导为我们提供本次交流、学习的机会。在这里我们三位工作站成员主要对“数与代数”这部分内容,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和大家交流我们的认识及理解。在“数与代数”这领域中我们要研讨的主要问题分别是:1.如何建立“数”的概念?2.如何处理运算教学中的算理与算法的关系?3.如何在方程教学中帮助学生经历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4.如何在正反比例教学中体现函数思想?
教辅: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导数及其应用1考点七导数及其应用(一)一、选择题1.(2020·山东滨州三模)函数y=lnx的图象在点x=e(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处的切线方程为()A.x+ey-1+e=0B.x-ey+1-e=0C.x+ey=0D.x-ey=0答案D解析因为y=lnx,所以y′=,所以y′|x=e=,又当x=e时,y=lne=1,所以切线方程为y-1=(x-e),整理得x-ey=0.故选D.2.已知函数y=f(x)的导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y=f(x)在区间(a,b)内的极小
教师量化积分评估方案第一篇:教师量化积分评估方案梁堤头镇第五小学教师量化积分评估方案为切实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特制定本办法。第一条考核目的: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有的作用;为评优树先及有关奖惩等提供依据。第二条考核原则:坚持民主、公正、客观性原则;坚持重实绩、讲实效原则;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第三条考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