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页共NUMPAGES3页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学习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3.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4.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重点: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难点:探索分割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图形,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有三角形、四




第页共NUMPAGES3页4.4角的比较学习目标1.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角的比较2.会根据图形正确表示角的合差3.认识角平分线,会画一个角的平分线4.角平分线定义的简单应用重点难点: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角的计算问题.一.复习回顾1.角的定义:BAC2.角的四种表示方法二.探究活动【探究一】角的两种大小比较的方法1.如图,两块三角板的顶点分别记为A、B、C和P、Q、O.你认为∠Q与∠A哪个角较大?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一、度量法:比较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用量角器分别量出角的度数,然后加以比较.二、叠




第页共NUMPAGES3页4.3角学习目标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认识角的表示。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3.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重点:角的概念及表达方法;难点:正确使用角的表示法。学习准备:多媒体图片、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木圆规。学习过程1、角的定义:演示角的画法,边画边让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给出角的定义。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师板书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




第页共NUMPAGES4页4.2比较线段的长短学习目标1、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2、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重点:线段比较大小的方法,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难点:正确使用尺、规作图学习过程探究新知:活动1:【复习巩固】1、如图,点A、B、C、D在直线AB上,则图中能用字母表示的共有6条线段,有6条射线,有1条直线。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画一条3厘米长的直线B画一条3厘米长的射线C画




第页共NUMPAGES4页4.1线段、射线、直线学习目标1.能在图形中找出线段、射线、直线并会用符号表示。2.通过操作活动,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经验.重点: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难点: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几何语言,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习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二、自学提纲一: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2分钟)活动3、用5分钟仔细阅读课本106页的内容,完成自学检测一自学检测一1.生活中的紧绷的琴弦、黑板的边沿都可以近似的看成线段,线段有2个端点。2.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五节探索规律与表达规律(1)【学习目标】1.探索数量关系,运用数学符号表示规律。2.通过运算验证规律。【学习重难点】探索数量关系,运用代数式表示规律。【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过程】[来源:Z,xx,k.Com]模块一预习反馈一.知识回顾1、探索规律是从具体的、特殊的、简单的问题出发,观察各个数量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变化规律。2、探索规律一般要经历以下的一些过程:(1).观察它前后几项的和、差、积、商和乘方等特点,注意数的大小、结构的变化、图形位置的变换,进行多角度的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四节整式的加减(2)修订:李明凤审核:熊莉莉【学习目标】[来源:学*科*网Z*X*X*K]1.运用运算法则去括号,总结去括号法则。2.代数式含有多重括号的去括号运算顺序。3.化简代数式的一般步骤。【学习重难点】去括号法则。【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知识回顾1、回忆第三章第一节:用火柴棒搭正方形时,火柴棒的根数的计算方法有哪些?下面几种方法,你想到了吗?(1)4+3(x-1)(2)4x-(x-1)(3)3x+1比较这三个代数式相等吗?为什么?二、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四节整式的加减(1)【学习目标】1.了解同类项,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2.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习重难点】同类项及其合并同类项。【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自主学习(P90—91)1、同类项:含有相同的,并且相同的也相同的项就叫做。特别注意:两个常数也是同类项。2、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3.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归纳:(1)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就叫做同类项。特别注意:两个常数也是同类项。(2)把同类项合并成一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四节整式的加减(3)修订:李明凤审核:熊莉莉【学习目标】能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加减运算;能利用整式的运算化简多项式并求值。【学习重难点】整式加减运算.【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知识回顾1、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1)(x+y)—(2x-3y)(2)二、自主学习(P95——96)1、求整式x2―7x―2与―2x2+4x―1的差。2.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三节整式【学习目标】1、了解整式的有关概念,会识别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2、能说出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项的系数和次数,以及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学习难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的联系。[【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自主学习(P87——88)1、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叫做这个单项式的。2、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在一个多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二节代数式(2)【学习目标】1.计算代数式的值的一般步骤。2.求代数式的值应注意的问题。3.用代数式求值推断反映的规律及意义。【学习重难点】重点:求代数式的值。难点:代数式的含义。[来源:学科网]【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知识回顾1、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一般来讲随着字母的取值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二、自主学习(P83——84)2、如图是一组“数值转换机”,请填写。提示:在代入数字求值时,一定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代数式(1)[来源:学科网]【学习目标】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2.掌握代数式的写法。3.在具体情境中求代数式的值。【学习重难点】代数式的意义及代数式的值。【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知识回顾1、填空:(1)正方体的边长为a,则正方体的体积为:(2)a与b的和的平方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3)x的4倍与3的差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4)汽车上有a名乘客,中途下去b名,又上来c名,现在车有_________名乘客。(5)圆的半径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一节字母表示数(1)【学习目标】1.理解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在不同的问题中,根据具体情况字母限定为一些特殊的数。2.用字母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3.探索规律并用字母表示规律。【学习重难点】分析理解字母在哪些问题中可以表示任何数,在哪些问题中只能表示限定的数。【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知识回顾[来源:Zxxk.Com]1.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2.字母可表示公式和法则如:(1)在行程问题中,如果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那么这个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十二节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学习目标】1.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2.通过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能从交流中获益。【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重难点】重点: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五种运算难点: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来源:Z*xx*k.Com]【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来源:Z+xx+k.Com]一、知识回顾1.实践发现常用键的功能:ON、SHIFT、AC、DEL、OFF、=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十一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2.通过计算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学习重难点】重点:能熟练地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难点:在正确运算的基础上,适当地应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来源:学&科&网]【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知识回顾1.四则(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再算,如有括号,就先算__________。同级运算按照从往的顺序依次计算。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十节科学记数法【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2.感受科学记数法的作用,体会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优越性及必要性。【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重难点】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难点:正确掌握10的幂指数特征.【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知识回顾1.算一算:102=103=108=(-10)11=思考:(1)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的关系:(2)指数与运算结果的数位的关系:2、把下列各数写成以10为底的幂的形式: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九节有理数的乘方【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并掌握幂、底数、指数的概念;2.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学习重难点】重点:在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难点:与所学知识进行衔接,处理带各种符号的乘方运算【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知识回顾1、平方和立方:42=表示:个相乘。23=表示:个相乘。2、有理数乘法符号法则: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自主学习(一)看书(P58—6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八节有理数的除法【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来源:学科网]2.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学习重难点】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难点:(1)商的符号的确定.(2)0不能作除数的理解.【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知识回顾1、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______。(_______不能为0)。2、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的方法:用1除以一个数,商就是这个数的倒数,正数的倒数是,的倒数是负数,的倒数是它本身,没有倒数二、自主学习(一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七节有理数的乘法(2)【学习目标】1.巩固有理数乘法法则;2.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学习重难点】重点: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知识回顾1、约分:2、用字母表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3、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异号得,并把绝对值相乘。二、自主学习(一)看书(P53)后,解答下列各题:1、下列各式变形各用了哪些运算律:(1)12×2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七节有理数的乘法(1)【学习目标】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初步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2.理解倒数的定义以及求法;培养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乘法的符号法则和连乘的符号法则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来源:学§科§网]一、知识回顾1、乘法的定义:求几个相同__________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2、倒数:乘积为的两个数互为__________。没有倒数。[来源:Zxxk.Com]二、自主学习(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