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段与角的复习讲义教学内容线段与角教学目标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掌握线段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2.理解线段可以相加减,掌握用直尺、圆规作线段的和、差、倍.3.理解角的和、差的意义及性质,会用数学式子表示角的和、差,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和、差、倍的方法,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4.理解余角(补角)的性质,会用方程的思想方法求有关角的度数。5.理解余角、补角、互余、互补等概念,理解余角(补角)与互余(互补)的区别和联系,会求已知角的余角或补角。重难点1.探求线段的比较方法。2.线段、直线的基本性




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1.椭圆(1)椭圆概念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大于)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2c叫椭圆的焦距。若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有。椭圆的标准方程为:()(焦点在x轴上)或()(焦点在y轴上)。注:①以上方程中的大小,其中;②在和两个方程中都有的条件,要分清焦点的位置,只要看和的分母的大小。例如椭圆(,,)当时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当时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2)椭圆的性质①范围:由标准方程知,,说明椭圆位于直线,所围成的矩形里;②对称性:在曲线方




指数函数习题一、选择题1.定义运算a⊗b=\b\\{\\(\a\4\\1(aa≤ba>b)),则函数f(x)=1⊗2x的图象大致为()2.函数f(x)=x2-+c满足f(1+x)=f(1-x)且f(0)=3,则f()与f()的大小关系是()A.f()≤f()B.f()≥f()C.f()>f()D.大小关系随x的不同而不同3.函数y=|2x-1|在区间(k-1,k+1)内不单调,则k的取值范围是()A.(-1,+∞)B.(-∞,1)C.(-1,1)D.(0,2)4.设函数f(x)=[(x-1)




/NUMPAGES16数列知识点及常用结论一、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基本公式=1\*3①通项公式:(从第1项开始为等差)(从第m项开始为等差)=2\*3②前项和公式:(2)证明等差数列的法方=1\*3①定义法:对任意的n,都有(d为常数)为等差数列=2\*3②等差中项法:(n)为等差数列=3\*3③通项公式法:(p,q为常数且p≠0)为等差数列即:通项公式位n的一次函数,公差,首项=4\*3④前项和公式法:(p,q为常数)为等差数列即:关于n的不含常数项的二次函




函数的周期性与对称性1、函数的周期性若a是非零常数,若对于函数y=f(x)定义域内的任一变量x点有下列条件之一成立,则函数y=f(x)是周期函数,且2是它的一个周期。①f(x+a)=f(x-a)②f(x+a)=-f(x)③f(x+a)=1(x)④f(x+a)=-1(x)2、函数的对称性与周期性性质5若函数y=f(x)同时关于直线x=a与x=b轴对称,则函数f(x)必为周期函数,且T=2-性质6、若函数y=f(x)同时关于点(a,0)与点(b,0)中心对称,则函数f(x)必为周期函数,且T=2-性质7、若函




高二数学测试题2013.3.1一.选择题1.设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则抛物线的方程是(B)A.B.C.D.2.设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则的值为(C)A.4B.3C.2D.13.双曲线的实轴长是(C)(A)2(B)(C)4(D)44.设双曲线以椭圆=1长轴的两个端点为焦点,其准线过椭圆的焦点,则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斜率为(C)A.±2B.±C.±D.±5.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过F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若△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D)6.已知直线l过双曲线C的一个焦




减数分裂练习考点一: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A.两条母链之间B.子链与其互补的母链之间C.两条子链之间D.子链与其非互补母链之间2.(10年上海)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①两个相同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3.(09年天津)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A




圆幂定理1:进门考理念:1.检测垂径定理的基本知识点与题型。2.垂径定理典型例题的回顾检测。3.分析学生圆部分的薄弱环节。(1)例题复习。(2015•夏津县一模)一副量角器与一块含30°锐角的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落在量角器的直径上,顶点A,B恰好都落在量角器的圆弧上,且∥.若8,则量角器的直径.【考点】M3:垂径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T7:解直角三角形.【分析】作⊥于点D,取圆心O,连接,作⊥于点E,首先求得的长,即的长,在直角△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半径的长,则即可求解.【解答】解:作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图像定义定义1: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即定义2:到定点的距离与到直线的距离之比是常数,的动点轨迹称为椭圆定义1: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即定义2:到定点的距离与到直线的距离之比是常数,的动点轨迹称为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一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动点轨迹称为抛物线标准方程顶点坐标焦点坐标最大最大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无无弦长公式当斜率为k的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于两点时或焦半径公式椭圆上任一点到焦点的距离即焦半径公式




/NUMPAGES4正余弦定理重要知识点本张武林秘籍,乃武林之精髓所在,得此天书者,细细研习,来日方长,必成大器。下星期一需要全部背住,不然你不知道我要出哪一招。1、正弦定理:在中,、、分别为角、、的对边,为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R是三角形外接圆半径).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1\*3①,,;=2\*3②,,;=3\*3③余弦定理:在中,有,,4、余弦定理的推论:,,.5、三角形面积公式:6、=1\*3①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为直角;=2




〖专题5〗导数的应用—含参函数的单调性讨论“含参数函数的单调性讨论问题”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常考内容,也是我们高考复习的重点.从这几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含参数函数的单调性讨论常常出现在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以及最值中,因此在高考复习中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思想方法:讨论函数的单调区间可化归为求解导函数正或负的相应不等式问题的讨论.二、典例讲解[典例1]讨论的单调性,求其单调区间.解:的定义域为(它与同号)I)当时,恒成立,此时在和都是单调增函数,即的增区间是和;)当时此时在和都是单调增函数,在和都是单




/NUMPAGES6板块四.导数与其它知识综合知识内容1.导数与函数的性质、基本初等函数的结合,这是导数的最主要的考查内容;常常涉及到函数与方程的知识,有时需要结合函数图象求解;2.导数与数列的结合,要注意数列作为函数的特殊性;3.导数与三角函数的结合;4.导数在不等式的证明中的运用,经常需要构造函数,利用导数去求单调性,证明不等式.典例分析题型一:导数与函数综合方程的根的问题若方程有三个不同实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B.C.D.已知二次函数的导函数的图像与直线平行,且在处取得极小值.设.⑴若




第=*2-111页共=SECTIONPAGES6*212页◎第=*212页共=SECTIONPAGES6*212页第=*2-13页共=SECTIONPAGES8*216页◎第=*24页共=SECTIONPAGES8*216页高中数学《导数及其应用》同步练习题(含答案)1.一个物体的运动方程为s=1−t+2t2其中s的单位是米,t的单位是秒,那么物体在3秒末的瞬时速度是()A.9米/秒B.10米/秒C.11米/秒D.12米/秒2.若函数




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导数的运算一、选择题:1已知,若,则a的值等于ABCD2已知直线与曲线,则b的值为A3B-3C5D-53函数的导数为ABCD4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ABCD5已知二次函数的导数为,对于任意实数x,有,则的最小值为A3BC2D6已知函数在处的导数为3,则的解析式可能为ABCD7下列求导数运算正确的是ABCD8曲线在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ABCD9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ABCD10设函数的图像上的点处的切线斜率为k,若,则函数的图像大致为ABCD11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解析几何常见突破口解析几何研究的问题是几何问题,研究的手法是代数法(坐标法).因此,求解解析几何问题最大的思维难点是转化,即几何条件代数化.如何在解析几何问题中实现代数式的转化,找到常见问题的求解途径,即解析几何问题中的条件转化是如何实现的,是突破解析几何问题难点的关键所在.为此,从以下几个途径,结合数学思想在解析几何中的切入为视角,分析解析几何的“双管齐下”,突破思维难点.考点一利用向量转化几何条件[典例]如图所示,已知圆C:x2+y2-2x+4y-4=0,问:是否存在斜率为1的直线l,使l与圆C交于A




微积分练习题册函数判断题是无穷小量;奇函数与偶函数的和是奇函数;设,,这两个函数可以复合成一个函数;函数的定义域是且;函数在内无界;函数在内无界;是奇函数;与是相同函数;函数是奇函数;设,且,则的定义域是;与是同一函数;函数是奇函数;函数的定义域是;函数的周期是;与不是同一个函数;函数是偶函数.填空题设则复合函数为=_________;设,则=__________;设,则=_______;设,,则=_______;复合函数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的反函数是




高二上学期《导数及其应用》单元测试(数学文)(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分,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函数的导数是()(A)(B)(C)(D)2.函数的一个单调递增区间是()(A)(B)(C)(D)3.已知对任意实数,有,且时,,则时()A.B.C.D.4.若函数在内有极小值,则()(A)(B)(C)(D)5.若曲线的一条切线与直线垂直,则的方程为()A.B.C.D.6.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A.B.C.D.7.设是函数的导函数,将和的图象画在同一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期高二数学第五周教学设计(导数知识点题型归纳小结)一:知识点小结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为注1:其中是自变量的改变量,可正,可负,可零。注2: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可以看作是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2、导函数的概念:函数在处的瞬时变化率是,则称函数在点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在处的导数,记作或,即=.3、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割线的斜率;函数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切线的斜率。4、导数的背景(1)切线的斜率;(2)瞬时速度;(3)边际成本。5、常见的函数导数和积分公式函数导函数




1.函数的单调性:在某个区间(a,b)内,如果,那么函数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那么函数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如果,那么函数在这个区间上是常数函数.注:函数在(a,b)内单调递增,则,是在(a,b)内单调递增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函数的极值:曲线在极值点处切线的斜率为0,并且,曲线在极大值点左侧切线的斜率为正,右侧为负;曲线在极小值点左侧切线的斜率为负,右侧为正.一般地,当函数在点处连续时,判断是极大(小)值的方法是:(1)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那么是极大值.(2)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那么是极小




,第=*2-15页学生答题注意:勿超黑线两端;注意字迹工整。,第=*26页《微积分》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考试)大项一二三总分统分人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目后的括号内。每题3分,共30分)1、设函数,则()(A)(B)(C)(D)2.存在是存在的().(A)必要条件(B)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无关的条件是函数的().(A)跳跃间断点;(B)连续点;(C)振荡间断点;(D)可去间断点.4、设,其中为常数,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